读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3:18 1

摘要:儿时上学常从长满柳树的河边走过,也在长着柳树的池塘边钓过鱼。柳浓柳枯,跟着我的身影变长变短,变短变长。时光淡去,记忆弥新,我的脑海里总会跳出这样的画面:春深绿浓细雨密,柳扬蕾飞丝绵长;清清细叶一帘梦,阵阵清潮随风响。

儿时上学常从长满柳树的河边走过,也在长着柳树的池塘边钓过鱼。柳浓柳枯,跟着我的身影变长变短,变短变长。时光淡去,记忆弥新,我的脑海里总会跳出这样的画面:春深绿浓细雨密,柳扬蕾飞丝绵长;清清细叶一帘梦,阵阵清潮随风响。

春天,在众人眼中,满是闪闪发光的桃花、梨花、樱花、玉兰花、杏花、油菜花等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柳树给人的印象,只是绿色枝叶随风飘动,似乎没有开过花。但细看就会发现,柳树也要开花。柳树是先开花,或在叶子萌发时开花,花期在三四月份,花朵颜色多为白色,较少的为红色。花序轴细长,下垂,上百朵的小花呈穗状密密麻麻长在一根花序轴上。风吹过,柳花落如飞絮。

工作之后去外地,我都很留意柳树,也会用心看柳,似乎从它身上能找回一些旧梦。山里、河边、湖边几乎都有柳树。比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莫愁湖,西安的西安湖,北京的昆明湖,成都的杜甫草堂以及昆明的翠湖、滇池等,这些湖边都有柳树。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河边也有柳树。怪不得,柳树成为古今不少文人墨客的“宠儿”,描绘它的诗词歌赋“俯拾皆是”。

在昆明时,我常到翠湖、滇池边或大观公园走走,有时还到那段林荫浓密的盘龙江边跑步。多年上班早出晚归,骑单车必须经过金汁河边,河的两边栽了很多柳树,或粗或细,或直或斜,算是一道风景。在我的印象里,昆明的柳树好像常年都是绿色的。它婀娜柔曼的清纱总是在织着一个温馨、半透明的梦,让人徜徉在河边,心里萌发的诗意总是暖暖的,春天般的悠然清歌,也在四周回荡。

古人对柳树的赞美,表达了不同的心境,也表现出对清新、和谐、宁静境界的向往。唐代诗人韦庄以诗句“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表现出初春的亲切、自然。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留下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即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以及留恋之情。唐代诗人吴融在《杨花》中这样写道:“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体现出了一种不娇不妍、不浓不淡的柔和与自然情调。

进入三月,春风显示出了它的回归与存在,浩荡、响亮,一阵接一阵,吹得尘土飞扬,吹得冬天未落的黄叶飞落,也吹得百花飘零。春分之后,春意盎然,柔风拂过,柳枝婆娑,让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白居易《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的意境中。每当人在紧张、烦躁的时候,看柳会使人的不安情绪得到平复,心境归于宁静、澄澈。唐代诗人韦应物《东郊》中的诗句“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就较好地表达了这种心境。当心里遇到矛盾时,看到柳树就想到白居易的“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心里瞬间萌生出坚韧。

昆明的河道边,常年绿柳依依。旧柳未枯新柳生,柳色不暗花常明。春城的美,美在温暖、绿色、多彩。昆明如同一棵大柳树,无处不飘动着它轻柔、温馨的情韵,流动着它舒缓、柔和、清新的气息。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