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这封草书信札,得晋人风骨,值得好好学习
米芾的书法从“二王”开始学习,后专研唐人,涉猎诸家,终成自己的风格。万卷楼书法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米芾的这封草书信札《元日帖》,得晋人风骨,值得好好学习。
米芾的书法从“二王”开始学习,后专研唐人,涉猎诸家,终成自己的风格。万卷楼书法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米芾的这封草书信札《元日帖》,得晋人风骨,值得好好学习。
他的书法打破了唐代严谨的法度束缚,转而追求个人意趣与魏晋风度,开创了宋代书法的新局面。而他的《闰月帖》,正是一封看似普通的信札,却暗藏着他成熟时期的艺术密码。
大字因篇幅开阔,易陷入“笔势松散、墨韵浮滑”的误区。若以小字的笔法要求来写大字,可避免“蒸饼状”的扁塌。例如米芾批评“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无筋骨神气”,强调大字需如小字般“锋势备全”,每一笔的起收、使转都要精准到位,如同小楷般“锥画沙”般入木三分。
同样是临帖,很多人临帖好好的,但是创作就乱来;而有的人临帖后竟信手拈来,随手写一张布局舒朗生动的好字。两者差异原因在哪?
在我国悠久的艺术长河中,宋代米芾所著的《画史》是一部极具价值的绘画鉴评作品。它不仅是米芾对晋代以来名画的品评记录,更蕴含着深厚的艺术鉴赏理论与实践智慧,对后世的书画鉴赏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读《画史》,能让我们穿越时空,领略古人的艺术审美,学习古代书画鉴赏
曹宝麟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更难得的是,他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在曹先生的那个年代,能考上北京大学十分不易。
诸位后学,老夫米芾在此!九百年前那个墨香混着酒香的清晨,老夫挥毫写就《致彦和国士帖》,岂料今日竟成尔等争相临摹的"天下第三行书"。今日掀了这章法的老底——行书布局四招绝学,包你茅塞顿开!
此人作恶多端,贪婪奢侈。据记载,蔡京爱吃鹌鹑,一顿饭就要吃掉300只鹌鹑。直到某天夜里,梦到千只鹌鹑前来索命,才不敢再吃鹌鹑。他在宋徽宗一朝,深受恩宠,和皇帝是儿女亲家,先后四次出任宰相,累计执掌朝政长达十七年,风光无限,无人能及。
“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宋代流行称润州镇江府为“丹阳”,米芾写作《丹阳帖》时秋谷未登,米价昂贵,他想以玉笔架换百斛丹阳米,又担心被他人抢先,于是写信给友人,尽显风趣幽默。
苏东坡曾借走米芾心爱的紫金砚台,后来苏东坡去世了,他的后人准备以此砚石给老苏陪葬,米芾闻讯希望能够追回这方名砚。
一部《围城》成为了80后们最美的回忆,相信,很多朋友还是有着深刻的印象的,高中的校园里,一部《围城》,往往会分成若干份,相互交换着看,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的回忆,相信,一下子也能够将你拉回到高中校园生活。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米芾的长子米友仁也是一位书法家,这对父子俩在书法上的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也被称作“大小米”。
北宋时期,尚意书风盛行,书法不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工整与规范,更注重表达书家的个人意趣和情感。米芾身处这一时代潮流之中,却能独树一帜,将意趣与笔法完美融合。他在继承传统书法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刷字”风格。这种风格以迅疾而劲健的用笔、跌宕起伏
别再傻练三年!书法家揭秘:掌握这八种用笔心法,月赛夺奖真不是梦——去年“笔墨中国”大赛中,江苏教师李岩用其中三招,从零基础到省一等奖仅用半年!
清乾隆 和田玉籽料 白玉 米芾拜石 诗文 玉勒 玉佩 长2.6 宽1.4 高5厘米 重38.7克 和田籽料精雕而成,玉质莹润,光泽细腻,并有凝脂感,包浆清亮醇厚。器为长条形,中空打孔,一面浮雕米芾拜石图,奇石兀立,身着宽袖束腰长袍的米芾,对面前湖石做弓身拱手作
诸君且看,老夫米元章今日焚香瀹茗,要与当代书友说破书道捷径。想当年在江淮官船上日临晋唐法帖,在苕溪山斋夜写行草长卷,正是靠着"记思用"三昧真火,才从苏黄蔡三家笔法中炼出独门绝技。今人学书多如盲人摸象,且听老颠细说这三字真诀。
《韩马帖》是向友人商借唐代韩幹所绘《鞍马图》,以供过节时“贵游宴集”赏玩之需。米芾平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
众所周知,共和国同龄人栗宪庭是中国当代艺术教父、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杂志编辑和独立策展人。少为人知的是他从小就写毛笔字,无论是榜书大字还是蝇头小字,都颇具功力,是笔者敬慕的老师。
在北宋艺术的璀璨星空中,米芾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存在。世人皆知他以“刷字”之法革新书法,以“米氏云山”开山水画新风,却鲜少有人细品其诗作中流淌的绝代才情。这位自号“海岳外史”的艺术巨匠,虽仕途跌宕起伏,却在诗、书、画的天地里构建起独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
前一段时间,崔寒柏先生在直播间评价兰亭奖得主田小华的字时,说了一句:田的字走不出米芾!没想到在互联网引起了轩然大波。崔寒柏先生的字是好是坏,我们先不讨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喜好。而崔先生说的这句话我还是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