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

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上手成系列的高古玉,所以真正懂的人很罕见!

高古玉通常指汉代及以前的玉器,其存世量稀少且多为文物,受法律保护,私人收藏、交易存在严格限制。普通爱好者能接触到的高古玉,多为零散的仿品、残件,或仅能在博物馆隔着玻璃观看。而成系列的高古玉(如同一文化期、同一纹饰体系、不同功能的完整组合)更是稀缺,仅少数博物馆

玉器 纹饰 高古玉 玉猪龙 祭祀礼仪 2025-08-05 20:58  2

转“蒙圈”了吗?“专、转、传”

上海2025年高考作文题“专、转、传”一出,就像扔进水里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不少考生懵圈了,感觉这题有点“硬核”,三个字绕来绕去,跟进了迷宫似的,找不到出口。可文章出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的胡晓明教授却站出来说,嘿,别慌,这题其实不难藏着不少门道呢。他顺手一指

宇辉 教授 玉器 华东师范大学 胡晓明 2025-06-09 07:03  8

唐史思明墓出土玉器图览

上个月探访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打卡《##看・见殷商》展览时,于该博物馆常设展厅偶然发现唐史思明墓出土的多件玉饰件(此前未在首博展陈中见过)。这些形制独特的玉饰件,恰好补全了我此前收集的史思明墓出土玉器影像资料,现将图文整理成果分享给大家。

玉器 出土 史思明 玉册 金铁 2025-06-09 07:13  9

琢玉由专,方能转传

有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专”指专业文章;“转”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传”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甚至是传世文章。他提出,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转”文,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

美玉 玉器 玉雕 琢玉 林国华 2025-06-07 21:07  9

中国十大文化发源地

中国十大文化发源地,通常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青铜时代早期,孕育了中华文明核心要素、具有重大考古发现和深远文化影响的‌区域性文明摇篮‌。这些区域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交流、碰撞,最终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玉器 遗址 中华文明 发源地 黑陶 2025-06-04 17:59  11

良渚古国文明的多维解码

五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地区,以玉器为礼、以稻作为基的良渚古国悄然崛起。作为东亚最早的国家形态之一,良渚古国文明独特的经济模式、严密的社会制度与深邃的文化基因,为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揭

玉器 良渚 玉琮 古国 良渚古国 2025-06-04 14:26  10

沈华:为何学鉴定先要学习文化常识

揭示文化内涵:文化鉴定能够深入挖掘文物、艺术品等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通过对古代纹饰的熟悉,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政治要求,艺术风格、技法演变,以及器物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从而为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依据。

玉器 常识 沈华 碧玉 汉代玉器 2025-06-01 11:23  9

玉耀“文明先锋” 讲述长江故事

考古学家严文明最早提出了“文明先锋”的认识,他说:“在长江下游,凌家滩人是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锋队。”随着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的开馆试运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迎来新阶段,凌家滩考古研究与阐释迎来新起点。

玉器 王巍 凌家滩遗址 吴卫 玉璜 2025-05-29 09:56  8

天汉琼华——中国当代名家玉器撷英

保利拍卖二十周年春拍“天汉琼华——中国古代与当代名家玉器”专场当代名家玉雕部分汇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以及一众名家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力作,品类丰富,题材多样,风格多元。文房类作品既有端雅大方的炉瓶器皿,亦有玲珑精致的案头妙品;牌佩把件作品名家争锋,

玉器 天汉 天汉琼华 玉器撷英 琼华 2025-05-28 10:33  7

武汉博物馆藏玉器的暖城之旅

在“暖城”鄂尔多斯,一场跨越江河的文化之旅如约而至,由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山岳琼华——武汉博物馆藏玉器精品展”,在鄂尔多斯博物馆四楼6号展厅自开启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70件组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玉器,跨越长江与黄河的距离,向观众

玉器 暖城 武汉博物馆 玉带饰 玉佩饰 2025-05-27 20:2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