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7万的镯子摔出裂痕,该赔5千还是5万? 第三方鉴定曝出更多真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4 11:31 2

摘要:“就10秒钟!”河南郑州某玉石店里,张先生(化名)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8月12日下午,他轻拿起店员递来的一只翡翠手镯,指尖刚触到冰凉的玉面,手镯竟意外滑落。

玉镯离手落地刹那,男子与商家同时僵在原地——一道细微裂痕,让五千元“人道赔偿”与五万元进货价索赔激烈碰撞。

“就10秒钟!”河南郑州某玉石店里,张先生(化名)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8月12日下午,他轻拿起店员递来的一只翡翠手镯,指尖刚触到冰凉的玉面,手镯竟意外滑落。

清脆撞击声后,众人围上来,一道细微裂痕赫然显现。

“这镯子进货价五万,本来能卖六七万的。”店主指着裂痕痛心疾首,“现在不谈利润,折损后只能卖一万了,你得按成本赔!”

张先生瞬间懵了:“我怎么证明这道裂痕是我摔出来的?还是它本来就存在?”他坚持只愿从“人道主义”角度赔偿5000元。一方高举进货单索赔五万,一方质疑玉镯“带伤碰瓷”,五万索赔与五千赔偿之间,横亘着翡翠行业深不可测的价格迷雾。

01 十秒定责,五万索赔从天而降

事件发生在8月12日的郑州某玉石店。根据现场描述,店员将一只翡翠手镯放在托盘中递给张先生查看。不到10秒钟,手镯意外滑落摔在地上。

众人急忙检查,发现玉镯表面出现一道细微裂痕。

“我们做生意不容易啊!”店主当场情绪激动。他出示进货单据声称,这只手镯进货成本高达5万元,原本市场价可达6-7万元。如今出现裂痕,即便修复后也只能卖到1万元左右。

损失金额瞬间飙升至4万元以上。

张先生对突如其来的索赔措手不及:“我才拿了10秒钟,怎么证明这道裂痕是我造成的?还是之前就存在?”他质疑店家展示的可能是本身有瑕疵的商品。双方立场迅速形成巨大鸿沟:店家咬定5万赔偿不松口,张先生仅愿“人道主义赔偿”5000元。

02 天价索赔背后,玉镯纠纷频频上演

玉石店的“脆响惊魂”绝非孤例。搜索公开案例发现,类似纠纷在全国各地不断重演,赔偿结果却天差地别。

2017年,沈阳一女护士在商场试戴60万手镯时,因尺寸不合在摘取过程中摔出裂痕。出乎意料的是,法院最终判决无需赔偿!理由十分明确:商家为实现销售目的主动让顾客试戴,应自行承担风险。

另一则案例则截然不同。一位女士试戴标价93万翡翠手镯时,不慎将其摔成四截。经专业机构鉴定,手镯实际市场价为28万元。法院最终判决顾客承担70%责任,赔偿店方19.6万元。

更令人深思的是2019年金水法院的判决。梁大姐在胡辣汤店用餐时因地滑摔断三万多元玉镯,法院认为商家未设防滑警示标识需担责40%,而梁大姐佩戴贵重首饰未注意保护则承担60%责任。赔偿责任划分的背后,是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交织。

03 裂痕谁之过?法律视角的责任天平

当玉镯摔出裂痕,责任如何认定?法律界对此存在明确判断维度。关键在于商家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以及顾客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我国《民法典》规定,商家对经营场所负有安全保障义务。若贵重玉器随意摆放、未提供防护措施,商家可能需承担部分责任。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必须保证商品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存在危及财产安全的缺陷。

沈阳手镯免赔案中,法官的判决逻辑清晰:商家主动提供试戴服务,应预见到可能的风险。除非能证明顾客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原则上商家应自担风险。

回到郑州本案,核心争议点凸显:那道裂痕究竟是摔落前就存在的“暗伤”,还是落地瞬间造成的新损?举证责任成为关键。法律界人士指出,若商家不能证明玉镯交付时完好无损,索赔主张将难以成立。

04 标价迷雾,翡翠行业的价格深水

“标价30万的玉镯在当地并不算贵!几百万、上千万的玉器也有不少。”一位云南玉石商曾向媒体透露行业秘密。翡翠行业素有“金有价玉无价”之说,价格水分极大。

在众多赔偿纠纷中,标价与实价的巨大差异屡见不鲜。2017年云南瑞丽“30万手镯摔碎案”中,游客试戴时摔碎标价30万手镯当场晕倒。事后第三方评估介入,给出了远低于标价的估价。

业内专家透露,普通商场柜台展示的翡翠标价通常是进货价的3-10倍。真正的高货(价值百万以上)通常不会放在开放柜台,而是安排在贵宾室由专人看管。郑州本案中,店主声称进货价5万、售价6-7万的说法是否符合行业常态,值得打上问号。

05 解决方案,第三方鉴定破僵局

事件最新进展中,张先生告诉记者,店家曾将索赔金额降至3.8万,但他对价格真实性仍有疑虑。店主则无奈表示降价只为尽快解决纠纷,强调不可能故意展示瑕疵品。

专业珠宝人士建议,破解此类纠纷应遵循三步走:

保留现场证据:立即拍照录像,留存玉镯状态和现场环境;委托权威鉴定:共同选择双方认可的第三方珠宝鉴定机构;分离损坏评估:鉴定需明确裂痕性质(新旧伤)及当前市场价值。

在郑州本案中,张先生提出的核心质疑正是裂痕来源问题。只有通过专业仪器检测,才能判断是结构原有的暗裂还是新产生的破损。赔偿金额也应基于实际价值而非标价计算,行业惯例通常按实际损失比例分担。

玉镯落地声已息,裂痕之争未止。截至发稿,郑州这起纠纷仍在协商中,第三方鉴定机构即将介入。

纵观近年玉石赔偿案例,从沈阳护士免赔到云南游客担责70%,司法判决差异背后是对商家义务与消费者过失的精细衡量。

玉石市场的价格迷雾中,标价与实价的鸿沟深不见底。当一位网友道破:“进货价随你说多少就多少,金有价玉无价,这水有多深很少人知道”,这或许正是所有纠纷的根源。

商品有价,诚信无价。无论是柜台后的商家,还是拿起玉镯的顾客,责任的天平原就该用真实与公正来校准。

你认为张先生该赔多少?玉器标价是否存在虚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本文综合自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

来源:放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