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团队3分钟高效抢救窒息患者
一颗意外卡喉的年糕蜜枣团,几乎扼断了生命的气息!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上演了争分夺秒的生死营救,凭借专业技术与高效协作,成功逆转“险情”。
一颗意外卡喉的年糕蜜枣团,几乎扼断了生命的气息!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上演了争分夺秒的生死营救,凭借专业技术与高效协作,成功逆转“险情”。
一个因为恶心呕吐被家人强行送来,查出来酮症酸中毒;一个自己以为是胃炎,结果血糖高到仪器报警;还有一个,说是“最近没怎么吃饭”,三天后送进ICU。说真的,每年到这个节气,我心里都打鼓。
“滴嘟滴嘟……”8月7日14时07分,120救护车在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停下,医护人员迅速把心梗患者马伟(化名)推进医院Dsa(数字减影技术)介入手术室。17分钟后,医护人员通过Dsa为他打通了堵塞的血管,挽救了他的生命。这是今年3月医院开展此项技
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100730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33000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510080 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基孔肯雅热,听起来像个陌生地名,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去年,广东、海南、云南等地的感染报告骤增,门诊里接连来了几十例发热、关节痛、皮疹的患者,症状像感冒又不像感冒。
pH 6.748(7.35-7.45);二氧化碳分压(PaCO2)24. mmHg(35-45mmHg);氧分压(PaO2)61.5mmHg(83-108mmHg);实际碳酸氢根(AB)3.4mmol/L(21.4-27mmol/L);标准碳酸氢根(SB)4.
99/L。慢性肝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的患病率非常高,其中慢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为6%~16%,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高达78%。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肝病患者轻度血小板减少通常不会引发出血,而中度和重度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增加患
13岁的小丁表示,几日前他的身上突发红疹,虽密密麻麻但并不瘙痒,本以为是吃了什么导致过敏,因此并不在意。但当天下午他便开始发烧,随后家人立刻将他送到医院,经检查后他确诊了基孔肯雅热。
今年6月,北方某个地级市的县域医院,一位内科医生在交完班后被患者家属连捅两刀,伤及心包、肺、膈肌、胸腹,后被送入抢救室急救……笔者听闻此消息,震惊之余,第一反应是这个同行大概率是救不活了——首先被捅的位置太过重要;其次,本地的心外科能力偏弱。
日前,曾出演过《一代宗师》、《叶问3》、《杀破狼》等电影的51岁知名演员张晋在某节目中回忆起2025年4月的一次惊险经历。
8月2日清晨,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63岁的李某突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面临极高死亡风险。医院迅速启动“双绕行”机制——绕过急诊科分诊与CCU病房评估,将患者从救护车直送导管室。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头痛来袭,仿佛有一只锤子在敲打脑袋,伴随着恶心、呕吐,甚至光线和声音都变成“敌人”,只想躲进黑暗的角落?
你是否也曾这样疑惑:早上吃降压药,血压还是忽高忽低,是药效不行了吗?有些人甚至会问:“我一整天不出汗,吃不吃药都一样吧?”这类看似合理的判断,其实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为深化淋巴瘤临床诊疗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医脉通特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秀华教授打造「淋危不惧」学术专栏,聚焦淋巴瘤临床诊疗难点,打造“实战型”学术平台。专栏以疑难病例深度剖析为核心,结合指南共识落地实践、前沿进展精准解读及热点争议权威发声,直击临床
帕金森病,这一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其特有的手抖(震颤)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重大影响。手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制造了诸多障碍,还往往伴随着心理压力和社交困扰。然而,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缓解手抖,提升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胶质母细胞瘤(GBM)被称为“脑癌之王”,是预后极差的原发性脑肿瘤。目前一线标准治疗(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效果有限,患者平均总生存期约15个月且几乎都会复发;美国FDA额外批准的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性GBM)等也无法显著改善预后。因此,临床上对新疗法的需求极为迫
夏季,有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十分凶险——它就是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死亡率极高[1]。高温下,大量出汗致脱水,血液浓缩,血糖急剧升高;老年患者口渴感迟钝或刻意少喝水,加剧身体异常;感染或肠胃炎等疾病,会进一步加重脱水和高血糖[2
阻断药,学名叫“暴露后预防”,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一道“后门”,但它从来不是百分百保险的“防火墙”。很多人以为,只要吃了就能万事大吉,其实误解很大。
42岁,一位身体健康的中年女子,因一次意外暴露于艾滋病毒,第一时间服用了暴露后阻断药物(PEP),连续坚持了28天的治疗。在三个月后复查,她的HIV抗体结果却呈阳性。
对于甲亢患者来说,饮食管理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环节之一。近期,《中国甲状腺指南》中一项针对甲亢患者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明确指出:高碘食物摄入超标3 倍,会使患者突眼的风险翻番。这一结论再次为甲亢患者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务必重视高碘食物的摄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