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中国不是你们的难民营,更不是你们的落脚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21:44 1

摘要:2023年10月21日,说全世界犹太人应该考虑学广东话或普通话,指望中国能接纳他们,因为再过20多年,中国可能变成犹太人唯一的安全地带。

加拿大犹太教授加德·萨阿德说起。

2023年10月21日,说全世界犹太人应该考虑学广东话或普通话,指望中国能接纳他们,因为再过20多年,中国可能变成犹太人唯一的安全地带。

他理由是中国有56个民族,关系融洽,包容性强,犹太人进去能和平相处,宗教上也没冲突,还叫大家赶紧学普通话,在中国安家。

有人觉得他是在预测未来,有人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加德·萨阿德自己是黎巴嫩出生的犹太人,1975年内战时全家逃到加拿大,他后来成了康考迪亚大学的营销教授,写过好几本书。

比如2020年的《寄生思维》和2023年的《萨阿德关于幸福的真相》,经常在播客和社交媒体上谈反犹趋势,尤其以色列哈马斯冲突后,他更担心犹太人在西方的处境。

2025年8月,他还在加拿大教书,接受采访批评当地反犹事件增多,参加播客讨论联合国对以色列的偏见,但他的这个中国建议,没改变中国对犹太移民的态度。

中国人看到这个,很多人都摇头,说中国不是谁想来就来的地方,尤其考虑到历史教训。

中国和犹太人的交集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二战期间,中国确实收留过犹太难民,但那情况复杂得很。1933年到1941年,大约2万欧洲犹太人逃到上海避难,因为当时上海是租界,不需要签证。

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先来,1938年水晶之夜后更多人涌入。他们乘船来,抵达后在虹口区落脚,开咖啡馆、面包店,还建学校和医院。

上海居民当时欢迎他们,社区融洽,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上海全境,1943年2月把犹太人集中到虹口提篮桥一个1平方英里的无国籍难民区,入口有岗哨,生活条件差,食物配给少,很多人病倒。

战争结束1945年后,这些难民从1948年起陆续离开,去以色列、美国或其他地方,到1950年代初,上海犹太社区基本没了。中国帮了忙,但这不是因为中国想当难民营,而是当时特殊环境。

2023年,有新闻报道过这个,说上海是犹太人躲避大屠杀的地方,但也提到日本军队强迫他们进区。2021年,BBC称中国救了2万多犹太人,但强调那是上海居民的善意,不是国家政策。

现在上海有犹太难民博物馆,纪念这段历史,但中国没把这当成邀请更多移民的理由。

日本的“河豚计划”,更能说明收留犹太人有时会带来麻烦。

1930年代,日本占领东北,想利用犹太人的资金和技术巩固控制,叫河豚计划,因为河豚有毒但处理好能吃,意思是犹太人有用但危险。

1934年,日本军官犬塚惟重在哈尔滨和犹太领袖开会,讨论吸引犹太人到满洲。1938年12月,五相会议批准计划,1939年7月出报告,分析引进犹太资本的好处。

犹太人来了一些,在大连港登陆,开小店卖面包纺织品,但没大规模。

日本士兵巡逻检查身份,计划因1940年日本加入轴心国受阻,纳粹德国施压,日本放弃。战后,这些犹太人多数离开。

1979年,纽约时报报道说1934年日本计划邀5万德国犹太人到满洲,但没实现。2021年,有网站称这是日本想壮大帝国的尝试,但失败了。

巴以冲突,这才是很多人对中国说“不”的原因。巴勒斯坦本来好心收留犹太人,从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开始,犹太人买地移民。

1917年,英国贝尔福宣言支持建犹太家园,阿拉伯人反对。1920年代移民增加,1930年代冲突加剧。

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把巴勒斯坦分给犹太国和阿拉伯国,1948年以色列独立,阿拉伯联军入侵,第一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胜出,大量巴勒斯坦人流离。

1949年停战,以色列控制更多地。1956年苏伊士危机,以色列占西奈。1967年六日战争,以色列占西岸、加沙、戈兰高地。

1973年赎罪日战争,埃及叙利亚突袭。1982年以色列侵黎巴嫩。1987年和2000年两次巴勒斯坦起义。1993年奥斯陆协议短暂和平。

2005年,以色列撤加沙,但冲突继续,2008、2014、2021年加沙战争。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杀1200人,抓250人质,以色列反击,到2025年1月停火,但3月18日以色列破停火,重启空袭,侵南中加沙。

2025年,世界报告说从2023年10月到2024年11月中,3445人死,14600伤。BBC 2025年8月说这是世界上最长最暴力的争端之一。

中国支持全球和平,但拒绝侵略者。中国外交部2025年3月7日说巴以冲突中不能违背人民意志和正义原则。

中国不欠以色列什么,经济资源上不依赖以色列。2025年2月人权观察说中国限制出境权,但移民政策严,不是谁想来就来。

中国有悠久历史,包容正义的人,但有底线。56个民族融洽,是因为内部管理,不是外来群体随意进。2025年,中国政策没变,不成犹太人的安置地。

历史如河豚计划失败、上海难民最终离开、巴以无休止战争,都提醒收留可能复杂。

中国支持联合国决议,外交官在纽约发言,维护和平,但不卷入。中国土地不容恶行,炎黄子孙不忘亡国苦。犹太人,中国不是你的归宿。

中国现在面对的移民问题不多,但政策控制严。

2025年5月,美国国务院说中国修签证准则,加强审查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申请,但中国大陆对移民审慎。世界犹太大会说上海是犹太难民天堂,但那是过去。

现在中国和以色列关系,2024年以色列人视中国不友好或敌对。2025年2月中国谴责以色列对伊朗攻击,说违主权,加剧紧张。

中国愿意缓和,但不会敞开大门。加德的中国梦,没现实基础。中国人说,我们帮过,但不等于永远开门。巴勒斯坦教训在那,谁敢忘?中国拥护和平,不与强盗为伍。

参考资料:

1、上海是如何成为二战犹太难民“诺亚方舟”的? 中国日报网 2025-09-05

2、中方向已故犹太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颁发纪念章,罗生特侄子:犹太人要向中国学习如何尊敬英雄 观察者网 2025-08-29

来源:南京说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