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对话,源自扎根大漠24年的人民教师李桂枝与她学生的日常交流。在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李桂枝深情讲述这段过往,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片遥远又充满故事的沙漠边疆。
极目新闻记者 程曼诗
“在沙漠的那一边是什么?”“是海,是一片蔚蓝光明的大海,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对话,源自扎根大漠24年的人民教师李桂枝与她学生的日常交流。在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李桂枝深情讲述这段过往,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片遥远又充满故事的沙漠边疆。
24年前,风华正茂的李桂枝,毅然决然地告别繁华都市的喧嚣与便利,背上行囊,跨越5000多公里的漫长路途,奔赴边疆小城且末县,投身中学教育事业。那是一个需要极大勇气与坚定决心的抉择,毕竟等待她的,是未知的艰苦与挑战。
大漠的生活,风沙漫天是常态,简陋的生活设施、匮乏的教育资源,如同沉重的枷锁。教学压力沉重,身心俱疲成为李桂枝的工作日常。然而,面对这一切,她的眼神中从未闪过一丝退缩之意。
在活动现场,李桂枝的学生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满含热泪,回忆着老师的点点滴滴。2019年,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从曾经的懵懂羞涩,到自信登上央视舞台,这巨大的蜕变,得益于李桂枝早早在她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刚入学时,依利米努尔性格内向,是李老师一次次耐心鼓励,用温暖笑容和轻柔话语,慢慢打开了她紧闭的心扉。“(看到我的成绩),她比我还要激动,比我还要骄傲。”依利米努尔说起来泪盈于睫。
课堂上,李桂枝仿佛拥有神奇魔力,妙语连珠间,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把学习当作兴趣爱好。在她的教导下,近800名孩子如同鲤鱼跃龙门,成功走出大漠,追寻自己的梦想。课后,她又化身学生们的贴心妈妈,为家庭困难的孩子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怀与支持。
二十余载的岁月,李桂枝用坚守和付出,在沙漠中播撒下无数希望的种子。她宛如一盏明灯,穿透大漠的风沙,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看到沙漠之外那片充满希望的蔚蓝大海。
如今,一代代年轻人心怀热爱,到大漠支边实习,来自保定学院的在校学生马子怡就是其中之一。活动现场,马子怡说:“今日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也要接过李老师的接力棒,继续做‘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