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封信,一个故事,一段情,讲述不一样的医患故事。用我们放心、顺心、贴心、暖心的服务,抚慰病痛,燃点希望。人文省中医,为您的生命与心灵护航。
一封信,一个故事,一段情,讲述不一样的医患故事。用我们放心、顺心、贴心、暖心的服务,抚慰病痛,燃点希望。人文省中医,为您的生命与心灵护航。
感人故事
董豆豆:“细心的男护士”,不止是称呼,更是敬意
(大学城医院急诊科)
今年二月初,大学城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位肠梗阻老人,老人来院时腹胀如鼓,自诉几天来经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不安。
“您不要担心,我们马上安排医生给您诊治,一定尽快帮您减轻痛苦。”一个温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老人听了以后紧皱的眉头这才稍稍舒展了一些。那是急诊科里最细心的男护士董豆豆。
经清洁灌肠后效果不佳,老人腹痛仍旧十分明显,外科医生会诊后为老人留置了肛管。
“爷爷,您不用怕,从报告看,您的肠道里很多粪便积在一起,接下来我会尽量帮您把它排出来,您尽量放松,不要太过紧张。”董豆豆迅速备齐用物来到患者身旁,尝试用灌注器抽吸盐水软化粪便。但由于老人长期卧床,肠道蠕动不佳,软化后的粪便也很难排出体外。
“爷爷您深呼吸,觉得痛的话您告诉我”“已经弄出来很多了,您觉得舒服点了么?”“累了吧,我们休息一下,一会儿再继续好不好?”董豆豆深吸一口气,充分润滑手指后伸入患者肛门,动作轻得像在摆弄易碎的玻璃,这简单的话语,却让老人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
时钟滴答悄然走过半个小时,老人的腹部终于平坦了不少,脸上浮现了笑意。董豆豆还细心地给老人床边喷洒了香水,让老人有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非常感谢那个细心的男护士!”几天后老人顺利出院,能正常进食、活动,家属对此感到十分欣慰,在感谢信中道。这份感谢里,藏着对一双不怕脏累的手,一颗装着患者的心,最朴素也最滚烫的敬意。
李红梅:跨越国界的生命暖流
(大学城医院脊柱科、运动创伤科)
俄罗斯籍知名模特小卡,在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车祸中,右侧髋臼瞬间碎裂,车窗外的繁华世界在她眼前瞬间黯淡,远在俄罗斯的家人得知后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隔着电话哽咽……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剧烈的生理疼痛和职业生涯可能终结的心理重创,小卡一度陷入深度焦虑,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
就在小卡最黑暗的时刻,是大学城医院脊柱科、运动创伤科护理单元李红梅组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用温暖驱散了阴霾。为了破解中俄双语沟通障碍的医疗困境,李红梅组织全科护士下载并学习俄语翻译软件,一字一句地学习基础护理用语,实现了跨越语言的温情守护;建立“康复日记”双向沟通机制,每日通过“文字+语音”形式助力患者康复;创立了一套双语康复视频、一本中俄对照用药指南、一个24小时在线咨询群组“三个一”延续护理机制……超越国界,文字里藏着的鼓励,语音中带着的笑意,机制里凝聚着的医者仁心,都陪伴着小卡的治疗康复之路,为小卡的延续护理架起爱心桥梁。
顺利出院后,小卡给科室送来了一封俄语的感谢信,这封信不仅承载着小卡对李红梅组长的感激,更是中国护理人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生动注脚。
如今,小卡康复后逐渐恢复模特工作,重新绽放光彩。李红梅组长的创新护理模式为跨文化医疗护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在为更多像小卡这样的国际患者点亮希望的灯塔。
供 稿 | 董豆豆、李红梅、 病 人 服 务中 心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杨晓雁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