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嗅觉魔法,解锁会“飘香”的邮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22:04 1

摘要:邮票不仅能看,还能“闻”?在“科技之光耀方寸——中国科学家与科技成就邮票展”展厅中,有一个展位总是格外热闹——观众不是踮脚张望,而是俯身轻嗅。吸引他们的,正是药用植物特种邮票系列中的第三组:一套真正带有植物清香的邮票。

嗅觉魔法

解锁会“飘香”的邮票!

邮票不仅能看,还能“闻”?在“科技之光耀方寸——中国科学家与科技成就邮票展”展厅中,有一个展位总是格外热闹——观众不是踮脚张望,而是俯身轻嗅。吸引他们的,正是药用植物特种邮票系列中的第三组:一套真正带有植物清香的邮票。

2023年发行的药用植物(三)邮票,不仅以画笔定格六种药用植物的生机,更用“嗅觉魔法”打破了邮票与观众的边界,结合中医药智慧与印刷科技的突破,让观众体验到了这场“摸得到、闻得到”的科学盛宴。

01

香味魔法:散发中药香气的特殊油墨

这套邮票的设计采用细腻的工笔画风格,既科学准确地勾勒出植株的根、茎、叶、花等关键特征,又赋予其清新雅致的艺术美感,可谓科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而它最引人入胜的“黑科技”,在于采用了特殊的香味油墨。凑近细闻时,淡淡的中药香气扑鼻而来。

《药用植物(三)》是中国邮政为展现中华文明的瑰宝,于2023年10月11日发行的特种邮票。

试想,当人们欣赏到黄花蒿邮票时,鼻尖萦绕的淡香,或许会成为他们对“青蒿素”最生动的记忆;这份“可触摸的香气”,让药用植物的科普从纸面文字跃入多感官体验。

0

2

六株药草:藏着千年本草智慧

这套邮票收录了黄花蒿、忍冬、三七、白术、连翘、红花这六味常见的药用植物,植物形态饱满、充满生机,科学、完整地展现出药用植物的生长状态和植物学特征,每一种都凝结着中医药的传承密码。

其中,黄花蒿这枚邮票背后,蕴藏着一段中国科学家的辉煌传奇。黄花蒿,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辛、寒,具有清热截疟、解暑、凉血、退虚热的功效。正是从这种看似普通的植物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功提取出了高效抗疟药物——青蒿素。

青蒿素的问世,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被誉为“拯救人类疾病研究的重要贡献”。为此,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通过“闻香识中药”这种富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这套邮票巧妙地拉近了公众与中医药学的距离。它让原本存在于药典中、略显抽象的植物,变得可感、可闻、可亲。每一缕香气,都是一次对中医药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无声地传递着中国古人“识药、用药”的智慧,以及现代科技对传统知识的创新表达。

0

3

邮票名片:科技与文化的暖心对话

“科技之光耀方寸——中国科学家与科技成就邮票展”展厅的香味邮票展位。

这套香味邮票承载“国家名片”使命:从科学插画设计到香珠油墨技术突破,既延续中医药古老智慧,又是科技激活文化的载体。正如展览引言“邮票以方寸之躯承载时代记忆”,这套邮票是传统本草与现代科技交融的注脚,体现国家对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

想闻闻那股特别的药香吗?不妨走进“科技之光耀方寸——中国科学家与科技成就邮票展”展览。当鼻尖萦绕药香时,或许会突然懂得:古老本草与现代科技的相遇,竟能如此鲜活而动人。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一层“科技之光耀方寸——中国科学家与科技成就邮票展”展览持续中,邀请大家到馆参观,赴一场“多感官”的邮票之旅~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