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就去世!医生:入秋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这6个症状,立即去医院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6:39 1

摘要:天一凉,人的毛病就容易“冒头”,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门诊这几天,接连收了三个因为延误治疗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糖友,有位老伯甚至来不及进ICU,三天内就走了。不是吓人,是提醒:立秋之后,糖尿病人的身体,跟其他人不一样,容不得一点儿拖延。

天一凉,人的毛病就容易“冒头”,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门诊这几天,接连收了三个因为延误治疗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糖友,有位老伯甚至来不及进ICU,三天内就走了。不是吓人,是提醒:立秋之后,糖尿病人的身体,跟其他人不一样,容不得一点儿拖延

糖尿病不是“血糖高”这么简单,它是个全身性、慢性进攻的病,尤其到了换季时候,身体代谢节奏变了,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感染风险上升,微血管负担加重,很多潜藏的危险就会被放大。特别是下面这六个症状,一旦出现,别等、别扛、不找偏方,直接去医院。

第一关:突然乏力、嗜睡——可能是高血糖危象的前奏

不是没睡好,也不是天气凉了想窝着。糖尿病人要是莫名其妙开始“困得睁不开眼、累得抬不起手”,那要小心了,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在作怪

这两种情况都是危急重症,尤其是高渗性状态,死亡率接近15%,老人、合并心脑病患者更高。背后的机制也不复杂,血糖飙升,身体脱水,血液变浓稠,类似粘稠的糖浆流在血管里,器官供血供氧跟不上,人就开始迷糊、萎靡,严重时直接昏迷。

这并不是少数个案。2022年《中国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秋冬季是酮症酸中毒的高发期,占全年发病量的43%以上。一旦出现乏力、嗜睡、口干舌燥、尿多但无力等迹象,别犹豫,查个血糖、验个酮体,用最快速度排查重症风险

第二关:腿脚麻木、刺痛——别忽视,这是“神经坏死”的信号

糖尿病人常说“我脚麻,是不是血糖高了”,这话但问题不止血糖。糖尿病病变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早期症状就是麻、胀、刺痛、灼热感

尤其入秋后,气温变化会加重血管收缩,末梢循环更差,神经像“电线被老鼠咬了”一样开始短路。有个老大爷,手脚麻了半年没管,秋天一冷,脚面突然破了个小口子,两周后就截肢了。

很多人以为“疼了就不是糖尿病”,其实正疼是它早期的表现,不疼了才可怕,说明神经已经坏死了。对于糖友来说,每年都该做一次神经电生理检查,脚上哪怕一点破溃都要引起警惕

第三关:反复咳嗽、低烧不退——感染可能已悄悄进入血液

糖尿病人免疫力低,特别是秋冬换季时,肺部、泌尿道、皮肤感染高发,更严重的是,轻微感染很容易进展成败血症。

别小看“咳两下、发点低烧”,尤其是体温不高、但人虚得厉害,说明身体连“起高烧”的力气都没了。临床上,我们常见糖尿病人因为尿路感染耽误,几天内发展为全身感染,败血症死亡率高达30%,比很多癌症还快还凶

中国CDC数据显示,糖尿病人群感染性疾病住院率是正常人的4.2倍,且住院时间更长、康复更慢。一旦发现持续发热、呼吸急促、意识改变,一定要尽快查血象、做影像,别让感染“潜伏”成大祸

第四关:肚子痛、恶心、不想吃饭——胰腺可能在“闹脾气”

这不是简单的消化不良,糖尿病人一旦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差,要高度怀疑胰腺炎。尤其是那些血脂高、喝酒多、控制差的糖友,胰腺就像一块“易燃炸药”,一旦点燃,爆炸性炎症会迅速吞噬整个腹腔

2023年《中华消化杂志》回顾性研究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8倍,且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胰腺炎,死亡率超过20%

别等“疼到卷起来才去医院”,哪怕是隐隐作痛、伴随恶心、食欲下降,糖尿病人都该警惕是否是胰腺在发炎。有条件的,立马查个血淀粉酶、腹部彩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第五关:视力突然模糊、看不清人脸——眼底可能在短时间内出血了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开始可能只是看灯有点重影、晚上视物模糊,但到了秋天,血管脆性增加,哪怕一个喷嚏,都可能引发眼底出血

有位56岁的女糖友,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醒来左眼一片黑,检查发现是玻璃体出血,视力从0.8掉到只能数手指,用激光都救不回来

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人中,约有35%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而这些人大多毫无自觉,直到出现严重视力下降才就诊。糖友们每年必须做一次眼底照相+眼科检查,不要等“看不清”才想起眼睛也会“出血”

第六关:脚趾发黑、伤口久不愈合——糖尿病足在逼近

最怕的不是血糖高,是高到让脚坏死你都没感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最致命的并发症之一,50%以上截肢患者来自糖尿病人群

入秋之后,血管收缩、末梢供血更差,加上袜子穿得厚、鞋子不透气,哪怕一个小水泡都可能变成不可逆的坏疽。有个阿姨,脚踝磨破了没管,一周后溃烂感染,最后整个小腿截了。

糖尿病足就像“沉默的杀手”,一开始不疼不痒,但坏得快、烂得深每天洗脚时要仔细看,有没有颜色变化、有没有破口、有没有渗液。出现黑、紫、肿,马上去血管外科,不要拖

糖尿病不是靠“感觉”判断病情的病,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并发症来得隐蔽、发得迅速、伤得致命。尤其是入秋,气温变化打乱了身体的代谢平衡,是糖尿病人最容易出事的时节

你以为自己是“扛得住”的老糖友,其实身体已经在默默报警。你以为症状不严重,其实可能就是病情恶化的入口。

别再把“我再看看”“吃点药就好”挂在嘴边。糖尿病不是靠硬扛扛过去的,是靠监测、判断和及时处理才能保住器官、保住命的

这六个症状,不是吓你,是提醒你。换季之际,糖尿病人每一个不舒服都值得重视,每一次拖延都可能是致命错过。

秋风起了,叶子掉了,可以再长。但命只有一条,血糖失控带来的,是不可逆的损伤。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22,61(12):1012-1016.
[2]李红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调查[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6):408-412.
[3]张晓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及防治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23,59(3):201-205.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