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弹词用三万多字就概括改写了二十一史的内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21:32 1

摘要:这部弹词用三万多字就概括改写了二十一史的内容,光禄大人的才华,哪里是后人能够比得上的呢!即便如此,还是有遗漏的地方,等待着王季延先生去弥补。我看他所遗漏的几件事,不过是万分之一二罢了,弥补起来是很容易的。至于像整个明朝一代的全史,一概没有能够编纂汇集,先生虽然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注释及翻译成白话的内容:

注释:

1. 弹词:一种说唱文学体裁。

2. 檃括(yǐn kuò):就原有的文章剪裁改写。

3. 廿一史:指旧时所称的二十一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以前的历史。

4. 光禄:这里应是指写弹词的人,具体所指需结合更多背景信息。

5. 俟(sì):等待。

6. 王子季延:姓王名季延的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

7. 补苴(jū):补缀,弥补。

8. 易易:很容易的样子。

9. 有明一代:明朝这一朝代。

10. 纂集:编纂汇集。

11. 璜儿:作者的儿子之类的人,具体身份结合上下文。

12. 揣:估量,考虑。

13. 固陋:见识浅陋。

14. 追绎:追思,推求。

15. 明纪:明朝的历史记载。

16. 二祖十四宗: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以及其他十四个皇帝。

17. 撮要:摘取要点。

18. 敷陈:陈述,叙述。

19. 比音叶节:使音律和谐,节奏合拍。

20. 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21.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

22.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

23. 逊国:指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被认为是“逊国”。

24. 仁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史称“仁宣之治”。

25. 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在土木堡兵败被俘的事件。

26. 弘治: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27. 宸濠之叛: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

28. 世庙:明世宗朱厚熜的庙号。

29. 怀宗:明思宗朱由检,后改庙号为庄烈帝,怀宗是南明时所上的庙号。

30.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

31. 庚戌之危:指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率军进攻北京的事件。

32. 江陵:指张居正,因其为湖北江陵人,世称“张江陵”。

33. 党议:指明朝晚期的党争。

34. 魏珰(dāng):指魏忠贤,“珰”是宦官的代称。

35. 稔恶(rěn è):积恶。

36. 流贼:指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

37. 阉寺:指宦官。

38. 甲申殉难:1644年(甲申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殉国。

39. 赤眉黄巾:这里借指农民起义军,代指李自成、张献忠等。

40. 佥壬(qiān rén):指小人,奸佞之人。

41. 屈子:屈原。

42. 贾生: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43. 颠末:始末,事情的经过。

44. 代斫(zhuó):代替别人砍木头,比喻越权办事或替人做事。

45. 诮(qiào):责备。

46. 爰(yuán):于是。

47. 法网:法律制度。

48. 靖乱:平定战乱,这里可能指靖难之役等。

49. 权珰:有权势的宦官。

50. 门户:指明朝晚期的各种政治派别,如东林党等。

51. 闯献二贼:指李自成(号闯王)和张献忠。

52. 圣朝:指作者所处的清朝。

53. 勅(chì):同“敕”,皇帝的诏令。

54. 词臣: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55. 石室: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书、档案的地方。

56. 金鉴:珍贵的镜子,比喻借鉴。

57. 草野新声:指民间新创作的说唱词。

58. 廉顽立懦:指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自立。

59. 较若列眉:指清楚得如同眉毛一样分明。

60. 考镜得失:考察历史的经验教训。

61. 殷忧启圣:深切的忧虑能启发圣明。

62. 质:询问,对质。

白话译文:

这部弹词用三万多字就概括改写了二十一史的内容,光禄大人的才华,哪里是后人能够比得上的呢!即便如此,还是有遗漏的地方,等待着王季延先生去弥补。我看他所遗漏的几件事,不过是万分之一二罢了,弥补起来是很容易的。至于像整个明朝一代的全史,一概没有能够编纂汇集,先生虽然才华很高,但从实际情况来说,也不可能让自己活到百年之后,来续写前面的弹词,这难道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吗?我和璜儿已经为先生注释了他已经写出来的弹词内容,却没有续写他还没有完备的部分,这不同样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吗?于是我不考虑自己见识浅陋,追思推求先生的心意,广泛地搜集记载明朝历史的各种书籍,把明朝太祖、成祖以及其他十四个皇帝的事迹,摘取要点进行陈述,使音律和谐、节奏合拍地编写成词。虽然我这是东施效颦,我的才华比不上先生的才华,但我的心意却还是和先生的心意一样的。

先生出生在明武宗时期,往上追溯到明太祖洪武年间,经历了一百四十四年,更换了十位皇帝。在这期间的国家治理的混乱、安定、危险的情况,从明朝开国一直到建文帝“逊国”,从明仁宗、明宣宗时期一直到土木堡之变,从明孝宗弘治年间一直到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这些都是先生所已经知道的事情。那些其中令人惊讶、喜悦、值得歌颂、值得哭泣的事情,都是先生急切想要通过说唱来传播的,而且先生作为忠诚的臣子,秉持着公正的笔触,不想用隐晦的言辞来掩盖这些事情。

从明世宗时期一直到明思宗时期,经历了九十五年,更换了六个皇帝。在这期间,从严嵩窃取权力,一直到庚戌之变的危险;从张居正执政,一直到党争的兴起;从魏忠贤积累恶行,一直到农民起义军使山河破碎;宦官再次掌权,一直到甲申年崇祯帝殉难、国家在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下灭亡,所有那些小人扰乱朝政、让人看了伤心惨目的景象,都是先生没有亲眼目睹和记载的。假如先生还在世,能不效仿屈原那样行吟作诗,像贾谊那样痛哭流涕,综合一代王朝兴亡的始末,把这些情感寄托在一唱三叹的弹词之中吗!然而先生不能让自己活到百年之后来编纂关于明朝的弹词,但他的心意却是像把东西高举着一样明明白白的啊!我也不过是为先生抒发他那不能抑制的心意罢了。我代替先生做这件事,就像代替别人砍木头一样,可能会伤到自己的手,被人责备又怎么能推辞呢?

书编写完成后,于是让璜儿一并加上详细的注释,不要留下遗漏的过错。我因而私下里想到,二十一史所记载的都是数千万年以前的往事,流传在街头巷尾的谈论和咏唱之中,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像明朝,开始的时候法律制度很严格,接着又在靖难之役等战乱中遭受惨痛,在那之后国家的元气在有权势的宦官手中丧失,祸乱在各种政治派别争斗中酝酿,而中原大地沉沦,最终在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个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下国家灭亡,老人们还有能够讲述那些逸闻轶事的,一旦听到这部弹词,能不像听到自己熟悉的事情、看到自己常见的事情一样吗?

虽然本朝(清朝)多次下令让文学侍从之臣编纂修订明朝历史,本来就有收藏在国家重要地方、可以作为借鉴的史书,但是如果把这部民间新创作的说唱词,在江边天色将晚、树林中风清月朗的时候,夹杂在渔人的歌声和樵夫的吟唱之中,让那些愚笨的男女听到,知道哪些人是忠臣,哪些人是义士,哪些人是乱臣贼子,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敬仰之情、警惕地醒悟过来,这也是能使贪婪的人廉洁、懦弱的人自立的一个表现啊。何况以前的事情是以后事情的借鉴,后面的车子要以前面车子的翻覆为鉴戒,现在把这些事情清清楚楚地指出来陈述,清楚得如同眉毛一样分明,即便依据这些来考察历史的经验教训,能说这不是从古到今深切的忧虑能启发圣明的一个帮助吗?我就用这些话来向光禄大人询问对质,他的心里或许也可以没有遗憾了吧。

汉阳张三异禹木在武林的储祉堂题写 。

来源:林徽因仰望的灵鹫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