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7岁,身体还硬朗,退休还没提上日程,孙子也刚上幼儿园,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这个时候,血压、血脂、血糖一旦出问题,生活节奏就全乱了。有位阿姨就问:“医生,我听说吃叶酸能预防脑梗,我现在每天吃一片,一年了,是不是就能安心了?”
57岁,身体还硬朗,退休还没提上日程,孙子也刚上幼儿园,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这个时候,血压、血脂、血糖一旦出问题,生活节奏就全乱了。有位阿姨就问:“医生,我听说吃叶酸能预防脑梗,我现在每天吃一片,一年了,是不是就能安心了?”
一句话问出了成千上万中老年人的心声。但这个问题,不能只用“是”或“不是”回答。它背后牵扯的,是血管堵不堵、命运转不转的大事。
我们得从“叶酸”这位主角说起。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别看它名字清秀,其实干的是个粗活:代谢同型半胱氨酸。听着拗口,但它就是血管健康的“定时炸弹”。这个同型半胱氨酸(简称Hcy),一旦在体内积累过多,就像水管里的水垢,日积月累会腐蚀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增加脑卒中和心梗的风险。
研究显示,Hcy水平每升高5微摩尔/升,脑卒中风险就增加约20%。这不是小数目,这是我们中老年人站在岔路口的分水岭。
那叶酸真能“清血栓、防脑梗”吗?很多人以为它是血管的“清道夫”,其实它更像“保安”,它不负责清除已经形成的血栓,而是防止血管内的垃圾——同型半胱氨酸——堆积成祸。叶酸的作用是降低Hcy水平,从源头减少血管损伤的可能。
中国人群的特点,恰好使我们对叶酸更“敏感”。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中国成人约有40%存在Hcy升高,其中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比例更高。更关键的是,我们很多人有MTHFR基因突变,这会影响体内叶酸的代谢效率,导致Hcy更容易偏高。
所以57岁这位阿姨,如果她本身有高Hcy水平,或者检查出MTHFR基因突变,那么每天适量补充叶酸,是有科学依据的。但——话说回来了——不是所有人吃了都能防脑梗,更不是吃了就能高枕无忧。
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阿姨大叔,检查发现血压高、Hcy高、动脉硬化,医生建议加上叶酸联合降压药一起吃。他们照做了,三个月后复查,Hcy真的降了,有的人从15降到9,血压也稳了。但有些人坚持了一年,Hcy还是12、13,甚至还升了点。
为什么?表面上都在吃叶酸,实际上吃法、剂量、吸收、搭配,全有讲究。
第一关,剂量要合适。常规保健量是0.4毫克/天,但对于Hcy明显升高者,医生可能建议到0.8甚至1.2毫克。但剂量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定剂量,吸收效率反而下降,还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表现,延误病情。
第二关,叶酸是“群体作战”。它不是孤胆英雄,它的战友还有维生素B6和B12。这三者协同作战,才能真正把Hcy“打下去”。单吃叶酸效果不如三者搭配,所以很多医生会建议联合补充。
第三关,吸收因人而异。有些人肠胃吸收差,有些人肝功能问题,再加上遗传因素,吃了不吸收,那就是“喂空气”。是否有效,不看你吃没吃,而看你吃了之后,Hcy有没有降。
我们回到那位阿姨,吃了一年叶酸,她到底有没有受益?这得看她有没有做这些事:吃前有没有查Hcy?吃后有没有定期复查?有没有联合B6、B12?
有没有和医生沟通调整剂量?如果这些都做了,Hcy下降了,那她确实是在用科学方式给血管“上保险”;但如果只是听说“叶酸好”,自己去药店买了,连剂量都不清楚,那可能只是心理安慰。
很多人说:“我家老太太吃了叶酸,脸色都红润了。”但你得知道,叶酸不是补血的红糖水,它的本质作用是防止高Hcy造成的血管损伤。
还有一点必须说清楚,叶酸不是万能药。血栓的形成,是多因素交织的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久坐、熬夜……这些“杀手”不除,单靠叶酸,顶多是“一根小木桩”,支撑不了整座大坝。
所以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叶酸可以作为血管保护的“辅助工具”,但不能替代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更不能当成“护身符”。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叶酸?也不是。低Hcy、饮食均衡、肠胃吸收好、无家族病史的人群,盲目补充反而可能带来问题。
比如长期过量补充,可能掩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症状,耽误治疗。还有研究显示,过量叶酸摄入与某些肿瘤风险之间仍存在争议,虽然证据有限,但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所以我们建议:别拿叶酸当保健品吃,更别自己随意长期吃。是否补,怎么补,补多久,应该由医生根据你的化验指标来判断。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中老年人最怕的,不是“药不够”,而是“药白吃”。每天认真吃一片叶酸,但从不复查Hcy,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就像每天定时浇花,可根本没种种子。
你要真想防脑梗、防血栓,得动真格的。监测Hcy,查血压血脂,遵医嘱调整方案,该吃药吃药,该控糖控糖。叶酸只能是团队里的“一员”,不是“救世主”。
时间是身体最好的回音器。你对血管的每一次认真,它都会给你回报;你对健康的每一次敷衍,它也不会装作没看见。
57岁的年纪,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也未老。吃一片叶酸也好,控制三高也罢,终归是为自己多留一条退路。不是怕死,而是不想倒下得太突然,来不及交代,也来不及看一眼外孙的毕业典礼。该吃的药别省,该查的指标别等。不是为了长命百岁,而是为了不被血栓扼住命运的咽喉。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运.中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2):107-112.
[2]李梅,王志坚.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3):255-258.
[3]刘建民.MTHFR基因多态性与叶酸代谢障碍[J].实用内科杂志,2019,39(7):555-558.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