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脂肪肝恶化的因素:油炸食品仅排第3,排第1的,很多人天天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2:47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80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最近体检,被查出脂肪肝。她一脸疑惑:“我又不爱吃油炸,也不怎么胖,怎么就脂肪肝了?”医生一问才知道,她每天晚饭后都要来点“夜宵小甜点”,还觉得这是“犒劳自己”。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脂肪肝是胖人专属,或者是吃太多油炸食物造成的。但真相是,加速脂肪肝恶化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些!

下面我们就来揭开脂肪肝背后的“加速器”真面目,第1名的行为,很多人每天都在做,却从没意识到它对肝脏的杀伤力。

很多人一听到脂肪肝,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吃太油、太胖了”。但实际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普通体重人群中也越来越常见。

据《中华肝脏病杂志》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已超过29%,其中不少患者BMI在正常范围内,却依然罹患脂肪肝。

这是因为脂肪肝的真正元凶,并不只是肥胖,而是肝脏脂质代谢的紊乱。在这个过程中,饮食习惯、作息、代谢能力都是关键因素。

脂肪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从单纯性脂肪肝一步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是肝纤维化、肝硬化。而以下这些行为,正在悄悄“踩油门”。

第三名:长期摄入油炸食物

炸鸡、薯条、春卷……这些食物脂肪含量极高,而且经过高温反复油炸后,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氧化脂质,对肝脏是一种慢性刺激。

研究发现,长期摄入油炸食品的人群,发生脂肪性肝炎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尤其是家庭反复使用旧油炸食,危害更大。但油炸食品还不是最狠的,真正“隐形杀手”在后面。

第二名:不吃早餐+暴饮暴食

不少年轻人白天忙,常常不吃早餐,等到下午或晚上才“大吃一顿”。这种饮食模式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肝脏脂肪堆积加快。

空腹时间过长后暴饮暴食,会刺激体内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上升,使得多余热量更容易转化成脂肪沉积在肝脏。长期下去,即使你不吃油炸、不喝酒,也可能因为这样的饮食习惯加速脂肪肝恶化。

第一名:长期熬夜

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但熬夜才是加速脂肪肝进程的头号杀手

肝脏的代谢最活跃的时间是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如果这段时间不休息,肝细胞的修复和解毒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经常熬大夜、作息紊乱的人,体内胰岛素抵抗更严重,肝脏脂质代谢失衡,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数据显示,长期熬夜者脂肪肝发生率高出普通人群2.3倍。别小看晚上这几小时,肝脏能不能“喘口气”,全靠它。

好消息是,脂肪肝在早期是可以逆转的。但前提是你得真正动起来,改掉伤肝的生活习惯。

第一步,要调整饮食结构。少吃高糖、高脂、加工类食品,尤其是含果糖饮料、甜点、奶茶,这些都是肝脏的“隐形负担”。

第二步,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晚上尽量在11点前上床,给肝脏足够的修复时间。

第三步,坚持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脂积聚。

如果已经确诊为脂肪肝,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腹部B超,必要时到肝病专科进行进一步评估,避免病情进展。

很多人误以为脂肪肝无症状就没事,其实这是一个“沉默的杀手”。一旦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就可能出现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长期下去甚至诱发肝癌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

“若不及时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终末期肝病。”

所以,别再等到肝功能异常、腹部胀痛才重视。脂肪肝不是“吃出来的富贵病”,而是现代生活方式病,早发现、早调整,才是关键。

写在最后

脂肪肝并不遥远,它可能就在你每天的生活习惯里悄悄滋生。不是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也不是避开油炸就能高枕无忧。最危险的,不是你吃了什么,而是你忽视了什么。从今天起,戒掉熬夜、管住嘴、多动腿,别等肝脏“亮红灯”才后悔莫及。

参考资料: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国成人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肝脏病杂志

《长期熬夜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居民膳食指南(2022)》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艾中医健康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