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百色从去年开始搞婚丧改革,现在农村人办红白喜事花钱少了也省心了。原本办场丧事要折腾五天四夜花三四万,现在一天搞定一万块搞定。以前娶个媳妇彩礼至少得六七万,现在明文规定三万封顶。
广西百色从去年开始搞婚丧改革,现在农村人办红白喜事花钱少了也省心了。原本办场丧事要折腾五天四夜花三四万,现在一天搞定一万块搞定。以前娶个媳妇彩礼至少得六七万,现在明文规定三万封顶。
我有个亲戚家最近结婚,女方收了二万八彩礼,比他们村十年前少了一半还多。亲戚说现在村里开会都念叨这事,谁要多要钱全村盯牢。前阵子隔壁村有老人去世,儿子按新规只摆了两桌饭,亲戚们都没啥意见。
改革细则写得很细,办丧事得定好流程:第一天早上开始准备,中午吃饭,下午火化,晚上结束。村里理事会派人盯着,烟酒都有统一标准,连放鞭炮时间都限定在半小时内。
不过也有老人不乐意。李大爷的儿子结婚时他偷偷塞给儿媳妇一万块钱,说这是"心意"。后来被村长发现批评教育,他说:"年轻娃不懂规矩,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全丢。"但大部分年轻人觉得省钱,有个开货车的小伙子算账:以前娶老婆全家借债,现在能省十几万利息。
改革用了很多新办法。比如办酒席得先在手机上备案,村里公示菜单价格,超过标准不让进采购点。有些地方推出"文明积分",办事节俭还能换免费体检。最牛的是田阳县,把传统哭嫁调改成普法歌,用大喇叭天天放。
现在连办丧事用的花圈都统一规格,以前攀比谁家花圈多,现在都一个样子。有个做红白事一条龙服务的老板抱怨生意冷清了,不过他自己觉得:"早该改了,以前吹牛皮害苦乡里人。"
有些地方没改彻底出问题。皖北有村强行限制彩礼,结果两家父子打架送医院。跟百色比,那边政策更活泛,允许特殊情况上浮5%,但必须村委会签字。
听说国家要统一立法管这事,县里干部说:"咱们摸索的经验说不定能帮上忙。"最近村里还在试点"互助养老",打算把省下来的人情钱搞个保险池。
前两天看见个新闻,西北有地方出现"彩礼贷",年轻人借钱结婚还不上利息。百色这边倒没听说这种事,不过有商家开始卖便宜棺材,说是环保材质。村里老人说:"死后烧根香蕉就行了,别让孩子为难。"
现在去农村看婚宴,菜都是普通的萝卜炖肉、炒青菜。戴红袖章的监督员在桌间转悠,提醒别超人数。有人笑说:"以前请客是显阔,现在显阔得看谁花得最少。"
最近民政局出了个数据,百色地区去年人情支出减少两个多亿。村里开大会时放了个视频,对比十年前和现在的婚礼场面,笑声掌声不断。有个大妈举手问:"那结婚戒指能省不?"大家立刻哄笑起来。
改革还在继续,听说以后办丧事不能烧纸钱,得用电子蜡烛。村长在广播里说:"传统要变才能活下去。"但有些东西还是守着,比如哭嫁调的曲子,村里专门录成光盘存档。
现在年轻人结婚拍婚纱照都简化了,有的甚至用AI换装就行。不过也有意外发现,省下来的钱不少进了超市和农机店。村会计说:"老百姓知道钱该往哪花。"
农村集市上,卖金饰的柜台生意下滑,但农机配件铺子热闹。几个老头坐在树荫下议论:"过去讲排场,现在讲实惠,到底是进步还是变味?"有个戴草帽的老头吐口痰:"管它呢,反正不欠债就好。"
来源:湖边垂钓的闲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