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等,随后会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
九月正值夏秋之交
暑气渐消
昼夜温差较大
又适逢开学季和中秋假期
短时间内学生聚集、人员流动较大
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等,随后会在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由同一类病原体感染引起,只是临床表现有差异。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健康提示:
成人也有感染肠道病毒的可能,所以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均需洗手。
及时接种疫苗。EV71肠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及时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学龄前儿童、学生以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当前正值开学季,学生陆续返校,学校、托幼机构应当重点防控。
健康提示: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洗手。
喝开水,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蔬菜瓜果彻底洗净。
患者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严禁给他人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厨工、清洁工、保育员等杜绝带病上岗。
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目前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地区都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健康提示: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叮咬。
清理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个别患者可出现较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秋季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各种致病微生物,毒蘑菇中毒也时有发生。
健康提示:
烹饪食物时,要保持食物及环境卫生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要做到生熟分开。
要煮熟食物,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尽量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再食用时要彻底加热。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聚餐后如多人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呕吐物和相关票据,以备相关部门调查中毒原因和溯源。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