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_144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04:33 2

摘要:体重计上的数字跳得欢,可没人提醒,掉下去的多半是肌肉。肌肉像隐形护甲,护关节、撑代谢。一旦哗哗流失,走路发飘、提菜手抖、夜里起夜膝盖咔咔响,都是信号。55岁开始,每年自然少1%到2%的肌肉,再叠加一次“速瘦”,等于把身体的老化按钮按下快进。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突然从亲戚群里冒出一句:“我妈三个月瘦了八斤,高兴得跟中彩票似的。”屏幕另一头却传来摔跤住院的消息。瘦得快,不一定是福,特别是55岁以后。

体重计上的数字跳得欢,可没人提醒,掉下去的多半是肌肉。肌肉像隐形护甲,护关节、撑代谢。一旦哗哗流失,走路发飘、提菜手抖、夜里起夜膝盖咔咔响,都是信号。55岁开始,每年自然少1%到2%的肌肉,再叠加一次“速瘦”,等于把身体的老化按钮按下快进。

别急着啃黄瓜。真正要盯的是两件事:吃够蛋白质,动到点子上。

早餐把白粥换成豆浆加蛋,中餐添块掌心大的鱼,下午饿的时候抓把毛豆,轻松把一天蛋白质凑到1.0克乘公斤体重。一次塞太多,肾脏喊累,分三餐零嘴慢慢喂肌肉,利用率更高。

练法也简单,两根弹力带放抽屉,电视广告时拉二十下;或者拎两瓶矿泉水做深蹲。每周两次,十来分钟,阻力就能告诉身体“别拆房子”。散步当然好,6000步晃晃悠悠就够,但一定别省掉伸展,广播体操里的侧弯腰,把韧带叫醒,夜里少抽筋。

软尺比体重计更诚实。裤腰松一格,比秤上少两斤更开心。一年掉个2到3公斤,皮肤不塌,精神不倒,医院少跑,这比猛饿一个月瘦十斤划算太多。

老了不是退步,是换挡。别和二十岁的牛仔裤较劲,把目标换成“明天还能自己提菜上楼”。这样,秤上的数字再大,也藏着底气。

来源:空中欢乐飘荡气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