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弃城返乡,30亩一年狂赚90万!农户:早知道我也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7:50 1

摘要:咱农户过日子,最愁的就是“种啥能赚钱”——种玉米、小麦,一亩地赚个千八百;种蔬菜、水果,又怕行情波动烂在地里。可河南周口的90后小伙李阳,却把“没人敢碰”的冷门作物种出了名堂:30亩地,一年净赚90万,比在外打工10年挣得还多!

咱农户过日子,最愁的就是“种啥能赚钱”——种玉米、小麦,一亩地赚个千八百;种蔬菜、水果,又怕行情波动烂在地里。可河南周口的90后小伙李阳,却把“没人敢碰”的冷门作物种出了名堂:30亩地,一年净赚90万,比在外打工10年挣得还多!

今天就扒透他的种植门道,咱普通农户也能学,关键是“选对品种+找对销路”。

一、弃城返乡遇“瓶颈”,偶然发现“冷门商机”

李阳之前在苏州电子厂打工,月薪5000多,除去房租、生活费,一年攒不下2万。2021年老家父母生病,他干脆辞工返乡,想着“家里有地,种点啥总比打工稳”。

一开始,他跟着村民种小麦、玉米,忙活大半年,30亩地才赚3万多,还不如打工俩月。后来又试种辣椒,赶上行情差,鲜椒才卖8毛钱一斤,最后赔了5千。村里人都劝他:“咱农民就这命,别折腾了,再出去打工吧!”

转折出现在2022年春天——他去县城跑农资,碰到一个菌种商推销“羊肚菌”,说“这东西鲜品能卖50一斤,干货150一斤,亩利润能到3万”。李阳一开始也犯嘀咕:“这菌子长得怪,咱没种过,也不知道卖给谁?”但菌种商承诺“提供技术,帮忙对接收购”,他抱着“试一把”的心态,先种了2亩。

二、揭秘“高利润菌子”:为啥偏门还能赚?

很多农户没听过羊肚菌,就算听过也不敢种,觉得“技术难、卖不掉”。但李阳用实际经验证明:这作物“冷门是因为懂的人少,不是赚不到钱”。

先给咱算笔账:

• 成本:一亩地菌种+肥料+大棚(简易棚)约5000元;

• 产量:鲜羊肚菌亩产200-250斤,晒干后能出20-25斤干货(10斤鲜品晒1斤干货);

• 收入:2023年李阳的干货卖到150元/斤,一亩毛收入30000-37500元;

• 利润:扣掉成本5000元,一亩净赚25000-32500元,30亩就是75-97.5万,他去年实际到手90万,刚好卡在中间。

为啥这菌子能卖高价?

关键是“需求大、供给少”:

• 餐饮端:火锅店、私房菜都爱用,鲜羊肚菌炖鸡、炒肉,一盘能卖88-128元;

• 干货端:超市、特产店卖干货,过年过节送礼的人多,一斤干货能分装成10小袋,一袋卖20元,溢价更高;

• 电商端:抖音、拼多多上,“农户现采现发”的羊肚菌很受欢迎,李阳去年光直播就卖了20万斤鲜品。

三、种植不踩坑:3个关键技术,新手也能学

李阳一开始种2亩时,也出过问题——第一茬菌子长得小、还烂了一半,后来跟着技术员学,才摸透“关键3步”:

1. 选地:别用重茬地,土壤要“透气”

羊肚菌怕积水、怕重茬(种过蔬菜、菌菇的地别用),最好选沙壤土(抓一把土能捏成团,松开就散),而且要地势高,下雨不积水。李阳把地分成小块,每块之间挖30厘米宽的排水沟,避免菌床积水烂菇。

2. 菌种:选“抗病强”的,别贪便宜

菌种是“成败关键”,便宜的菌种容易染病,李阳一直用“川羊肚菌1号”,虽然比普通菌种贵20%,但抗病性强,出菇率高。买菌种时一定要看“生产日期”,超过3个月的别要,活性不够。

3. 管理:控好“温湿度”,别瞎浇水

• 温度:羊肚菌出菇最适温度是10-20℃,低于5℃不长,高于25℃会烂,李阳搭了简易大棚,冬天盖保温膜,春天温度高了就掀膜通风;

• 湿度:菌床湿度要保持在60%-70%(用手摸土壤,不粘手、能捏出水印就行),他装了喷灌设备,每天早上喷一次水,一次喷10分钟,别浇太多,不然会烂根。

四、销路不发愁:3条渠道,不愁卖不掉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李阳能赚90万,除了种得好,关键是“销路广”,他总结了3条卖货路,咱农户也能复制:

1. 线下对接“固定收购商”

一开始,他找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跟2个收购商签了“保底价合同”:鲜品最低45元/斤,干货最低140元/斤,不管行情好坏,收购商都会收,这样不用担“卖不掉烂地里”的风险。

2. 线上做“产地直播”

李阳在抖音开了账号,每天早上直播“采菇过程”,镜头对着新鲜的羊肚菌,告诉网友“现采现发,没打农药”。很多城里人愿意买,鲜品快递包邮,一斤卖60元,比卖给收购商多赚15元,去年直播卖了30%的货。

3. 做“深加工”,溢价翻一倍

他还把一部分干货做成“羊肚菌汤包”,搭配红枣、枸杞、香菇,装成小袋,一袋卖25元(里面羊肚菌只有20克,成本才8元),过年过节时,当地超市、特产店都找他拿货,这部分利润比卖干货还高。

五、给农户的3个提醒:别盲目跟风

看到李阳赚钱,很多村民也想种,他却反复提醒:“别盲目跟风,先搞清楚3件事”:

1. 先试种,别一下子种太多:新手最好先种1-2亩,掌握技术后再扩大规模,李阳也是从2亩开始,第二年才扩到30亩;

2. 找“技术支持”:没种过的农户,一定要找有技术服务的菌种商,或者跟李阳这样的“过来人”学,别自己瞎琢磨;

3. 签“收购合同”:不管是线下收购商,还是线上客户,能签合同就签,避免对方压价、不收货。

结尾:农民赚钱,靠的是“敢尝试+肯学习”

李阳常说:“咱农民不是赚不到钱,是怕尝试,总觉得‘没种过的不敢种’。”他从打工仔变成“种菇能手”,靠的就是“敢试、肯学”——别人不敢种的他敢种,别人不会的技术他愿意学,别人愁销路的他主动找渠道。

其实不管种啥,关键是“选对品种+学对技术+找对销路”。

如果你也想种偏门作物,不妨先从小规模试种开始,多学、多问,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路。

大家还想了解哪种偏门种植?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下次咱再扒更多“赚钱的种植项目”!

来源:宿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