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峨眉山顶,秋风瑟瑟,一座新坟孤零零矗立,墓碑上赫然刻着“郭襄之墓”四个大字!谁能想到,这位曾名震江湖的女子,竟在归山不久便香消玉殒?
文 |琢磨鸟琢琢琢
编辑 |琢磨鸟琢琢琢
峨眉山顶,秋风瑟瑟,一座新坟孤零零矗立,墓碑上赫然刻着“郭襄之墓”四个大字!谁能想到,这位曾名震江湖的女子,竟在归山不久便香消玉殒?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临终前神色凄然,喃喃自语道:“终究……还是敌不过……”她究竟遇到了什么变故?又是谁让她抱憾而终?
家仇国恨的悲愤少女
南宋末年,襄阳城破的那一日,忽必烈率蒙古大军攻城略地。守城将领、名扬天下的郭靖夫妇宁死不屈,与幼子郭破虏一同在乱军中殉国殉难。
襄阳城内外哭声震天,血流成河。而此时,郭靖的二女儿郭襄远在西南,闻讯赶回时,城已破,父母和弟弟已然牺牲。 她望着满目疮痍的襄阳,悲痛欲绝,悔恨不已。
郭襄发誓要为父母报仇,为民族雪耻。 她将满腔悲愤化为奋进的力量,在峨眉山刻苦修炼,吸收众家武学之长。
她悟性极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终于练就了一身盖世神功。 她时刻谨记父母之仇,立志有朝一日要手刃仇人忽必烈,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单刀赴会的绝世风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郭襄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的绝世女侠。 19岁这年,她得到了一个机会。有人传来消息,说忽必烈将微服私访大都,欲与汉人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郭襄闻讯大喜,她知道时机已到。多年来,她日思夜想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一个手刃仇人的机会。 于是,她不顾一切,只身赴会,意欲堂堂正正地向忽必烈讨还血债。
当郭襄踏入大都城的那一刻,华夏与蒙古的对决就已经开始。她一袭白衣,如雪似霜,气势凛然。
蒙古军见到她时,都不禁心中一凛,虽然来人只是一介女流,但那眼神中透出的杀气,却令他们不寒而栗。
然而,蒙古军即便再多,在绝世高手面前也不过是草芥蝼蚁。郭襄一路横扫,势如破竹。她出手如电,身法如风,每一招每一式都凌厉无比,犹如天神下凡。
无论是刀枪剑戟,在她面前都形同虚设。那些蒙古军人,只看到一道白影在军中穿梭,招招致命,却不知对手竟然是一个弱女子。
大都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蒙古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郭襄一路势如破竹,眼看皇宫就在眼前,手中长剑就要刺向仇人的咽喉,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变故陡生。
原来,忽必烈身边一直潜伏着一个蒙古高手,那便是被称为"阴狠王"的百损道人。此人心狠手辣,武功高强,是蒙古的秘密武器。 他见大势已去,忽必烈性命堪忧,竟然暗中对郭襄发动偷袭。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郭襄只觉得肩头一阵剧痛,竟是中了百损道人的玄冥神掌。这一掌威力惊人,寒毒无比,中者无不痛不欲生,走向死亡。
然而,郭襄岂是等闲之辈。她虽负伤在身,却仍然不失风采。
强忍剧痛,她反手一剑,只听"嗤"的一声,百损道人的头颅已经飞了出去,尸身横陈当场。但与此同时,玄冥掌的寒毒也已经透入郭襄的经脉,开始在她体内肆虐。
身中剧毒的志愿难酬
郭襄没有料到,堂堂正正的决斗,竟遭遇阴险小人的偷袭。玄冥神掌不愧是天下第一等的歹毒功夫,哪怕是她这样的绝世高手,也不得不饮恨负伤。
眼看忽必烈就在眼前,复仇的机会唾手可得,然而身中剧毒的郭襄再也无力前行。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呼吸也越来越微弱,寒毒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她的生命。
忽必烈见郭襄身负重伤,杀气大减,知道劫后余生,顿时如释重负。他哪里还敢恋战,见风使舵,跪地求饶,涕泪横流,俨然一副可怜虫的样子。
而郭襄,却再也顾不得那个狼狈的敌人。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必须尽快撤离,回到峨眉山,想办法解毒,不然只怕连性命都难保。
望着仇人逃窜的背影,郭襄心中万般不甘。
她恨自己技不如人,没能斩尽杀绝;恨百损道人阴险狡诈,使她功亏一篑;更恨造化弄人,让她复仇的大好时机就这样悄然溜走。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
带着遗憾和不甘,郭襄拖着残破的身躯,一步一步朝峨眉山而去。玄冥掌寒毒入骨,她每走一步都如同刀割般痛苦。 但她咬紧牙关,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一步不停地前行。
她要回到峨眉山,回到家乡,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与寒毒做最后的抗争。她不能就这样死去,她还有未竟的事业,还有未了的心愿。
她要为父母报仇,为民族雪耻,这是她此生唯一的念想,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峨眉山上的生死挣扎
当郭襄终于回到峨眉山时,她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寒毒在她体内肆虐,她的脸色惨白如纸,嘴唇乌紫,呼吸微弱。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没有放弃。
郭襄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与寒毒抗争到底。于是,她召集峨眉派的高手,日夜研究解毒良方。 同时,她也在不断地运功调息,试图以自身真气与寒毒对抗。
那场生死搏斗,惊心动魄,令人扼腕。郭襄时而陷入昏迷,时而痛苦地呻吟。她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寒毒的摧残,但她的意志却从未动摇。
然而,玄冥神掌之毒,实在是太过霸道。即便是峨眉派上下齐心协力,也无法找到有效的解毒方法。郭襄自知寒毒难解,生还无望,心中满是遗憾和不甘。
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母之仇还未得报。每当想起父母惨死的情景,想起仇人逍遥法外的模样,郭襄就感到无比的愧疚和悲愤。 她恨自己无能,恨命运不公,但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
随着时间的流逝,郭襄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三个月后的一天,她终于支撑不住,在峨眉山的一个清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临终之际,郭襄脑海中浮现出父母慈祥的面容。她泪流满面,呜咽道:"爹,娘,女儿没能替你们报仇,实在是不孝啊!你们在天之灵,一定要原谅女儿的无能。女儿今生无缘再见你们,来世再做父母女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从此,峨眉山上再也没有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女身影。昔日里,少女踏歌而行,誓要惩奸除恶,让正义得到伸张。 然而,一切都随风而逝,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哀思。
郭靖殉国,郭襄殒命,一门忠烈,凄惨感人。这个家族的故事,是一曲未竟的复仇之歌,饱含着满腔热血和大义凛然,也充满了悲怆和无奈。
郭襄的一生,虽然短暂,却闪耀着凛然正气和侠义柔情。她虽然没能完成复仇的宿愿,但她毕生为正义而战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如今,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恍惚间总能看到一个少女的倩影,在峨眉山巅翩然起舞。她手持长剑,剑光如电,凌厉的剑招仿佛在向苍天诉说衷肠,也在默默守望这片伤痕累累的大地。
那个少女,便是郭襄。一个为亲人、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巾帼英雄。 一个未能完成夙愿,却永远值得后人缅怀的侠义柔情。
来源:琢磨鸟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