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成大生物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疫苗产业变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20:03 1

摘要:近日,成大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34%。

近日,成大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34%。

管线突破:向“平台型产品矩阵”进化

成大生物作为国内疫苗行业的领军企业,正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拓展研发管线,向“平台型产品矩阵”迈进。公司核心产品人用狂犬病疫苗“成大速达”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稳居第一,累计使用超5亿剂次。同时,公司国内首创的乙脑灭活疫苗“成大利宝”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卓越的安全性能,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还加快推进出海战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国际市场需求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6.96%。

2025年,公司迎来了多个研发成果的关键节点。多款疫苗均处于NDA(New Drug Application)阶段,即将步入收获期。记者注意到,成大生物人用二倍体狂苗、四价流感疫苗、三价流感疫苗三款新产品已分别于2024年8月、2025年1月、2025年3月申报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其中,公司人用二倍体狂苗通过临床试验现场核查,完成产品注册检验,并根据国家药审中心的反馈意见开展补充研究工作,全力推进人用二倍体狂犬病疫苗尽快上市;高剂量流感疫苗已完成 Pre-IND 申请提交。

这些产品的成功申报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也为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在半年报中也表示,将发展视野外延至创新药、创新疗法等领域,密切关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动态。商务拓展团队与深圳子公司协同配合,积极推进产业投资与商务拓展工作,重点在疫苗及生物医药领域挖掘、筛选创新项目与重磅品种,并寻找前沿性技术项目的合作机会。公司管理层密切关注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动态,积极探索行业整合与外延并购的相关机会。整体而言,公司将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投资拓展策略,全力以赴筛选具备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新项目和新业务,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2025年6月末,成大生物货币资金36.5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4.13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充足,为未来的产业投资与并购整合,获取新业务和新项目,进一步拓展其在疫苗及创新药领域的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技术革命:AI赋能全链条研发效率跃迁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研发管理平台,稳步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整合沈阳、北京和本溪三地的优势研发资源并合理配置,合理控制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重点研发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成大生物在技术革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5年7月,公司与中科紫东太初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联合共建“AI+疫苗研发联合实验室”,聚焦“AI+疫苗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围绕数据整合、技术攻关、服务赋能及生态构建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合作。

成大生物表示,公司未来将积极探索AI大模型技术的本地化部署与场景化应用。基于数据安全与合规要求,搭建本地化AI平台,推动AI技术在研发、生产、运营及管理环节的深度赋能,助力公司全面提质增效。

平台化布局:平台化研发体系成型,管线梯度布局支撑未来发展

成大生物的研发体系已逐步成型,构建了细菌疫苗、病毒疫苗、多联多价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四大技术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为现有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研发管线方面,公司形成了清晰的梯队布局。15价HPV疫苗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II期临床试验;HIB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收官阶段;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水痘疫苗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收官阶段。ACYW135四价流脑疫苗积极开展I期临床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价肺炎结合疫苗提交Pre-IND申请,并获得国家药审中心的反馈意见;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B群流脑疫苗和狂犬病单抗等在研品种临床前研究工作亦在稳健推进中。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在研项目为公司未来的增长提供了持久动力,展现了其在疫苗产业中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