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巴勒斯坦可谓是满目疮痍,当年出于好心收留了如丧家之犬的犹太人,却好人没好报。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火山带,前段时间有消息传出富士山或将进入喷发周期。
如果真的如此,东京可能会被火山灰给覆盖。
连日本政府都下场提醒一亿多日本民众,“富士山大喷发”虚拟影片都做出来了。
有人提出“假如富士山真的炸了,中方会将日本人接到国内进行人道援助吗?”
在这一问题上千万不要犹豫,看到巴方的悲剧后就知道为什么不能收留日本人了。
如今的巴勒斯坦可谓是满目疮痍,当年出于好心收留了如丧家之犬的犹太人,却好人没好报。
70多年过去了,该国的现状是几百万难民无家可归,上演了一场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这场悲剧的起因要从20世纪中期说起,当时犹太人遭到了欧洲各国的打压,几百万人四处逃命。
本来阿拉伯人世代居住在巴勒斯坦,可1917年英国直接表示犹太人可以在该国建国。
随后大量的犹太人涌入该地区,本土群众肯定就不干了,种族间的隐患就此埋下。
在英国的操作下巴勒斯坦被迫分割,一边哄骗着阿拉伯人帮其攻打奥斯曼帝国,一边允许犹太人强占土地。
在战争的洗礼下巴勒斯坦身心俱疲,二战结束后还被西方国家当成牺牲品推出去做了赔偿条件。
1947年联合国强行通过法案将该国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依旧由阿拉伯人管理,另一部分直接给了犹太人。
纵然阿拉伯人强烈反对,但在西方军队的强制之下,他们也别无选择。
1948年以色列诞生了,随后第一场中东之战爆发。以方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大片土地。
现在以方是中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国家,背后也一直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该国GDP不断增加、科技发展迅速,近两年挑起了多场军事冲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列强。
巴勒斯坦人反而被贴上了暴徒的标签,只要反抗换来的就是暴打,还会遭到西方国家的谴责,该国的悲惨遭遇令人唏嘘。
回头看巴方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成为炮灰、成为犹太人建国的垫脚石,也算得上是引狼入室了。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受害者,却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有效帮助。
看完巴勒斯坦的遭遇,有人想到了日本。
现在该国正值多事之秋,富士山要炸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有网友提出“一旦富士山真的爆发,中方是否会收留日本群众?”
这句话真令人毛骨悚然,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曾经的巴勒斯坦,这一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不是我们没有爱心,也不是我们愿意在灾难前冷眼旁观,而是日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太多的恶果。
国土不大野心可不小,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周边国家几乎全都被其迫害过。
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将对方的土地划分到自己领土范围内,并要求该国群众做苦力,在这过程中不少人丧命。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无数中国人被迫害,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一桩桩一件件都有记载,不是他不承认就能抹去的。
当年的珍珠港事件死伤无数,并挑起了美军的怒火,大战的打响意味着无数军民的牺牲。
现在他们还试图颠倒历史,进行洗白,更过分的是有不少甲级战犯被该国群众供奉,其后人甚至被视为英雄之后。
历史的债、祖辈的仇如何能一笔带过。
自然灾害不是人们最惧怕的,而是大国该如何生存下去,巴勒斯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假设一旦富士山真的爆发,那日本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周边国家不是不愿意去接纳难民,而是必须要考虑这背后的利益关系。
美日早已被大家视为一体,日本难民涌入其他国家,美方可能会借此机会,将自身势力介入该国,到时候国家主权可能会受到威胁。
日本不承认历史的行为,想必没有一个国家能心平气和地既往不咎。
估计就连欧美国家也得掂量一下风险,考虑难民是否能融入本土生活。
纵然近几年日本有意与其他国家搞好关系,但也都是出于利益考量,在有关主权的问题上谁都不敢有一丝的松懈。
一旦日本真的发生灾难,我们可以为其提供人道主义的帮助,却不能做冤大头。
有了巴基斯坦这一例子,其他国家会以此为警醒。毕竟在恶劣的情况下难民为了温饱能做出什么事,谁都无法保证。
在历史的长河中,巴勒斯坦成为战火下被遗忘的土地,曾经的安宁与富有已成为了其他人的,但教训依旧还在。
历史是最佳的佐证,压迫中建立起来的生存法则最具说服力。
战争给人们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伤受害者的命运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与日本的历史何其相似。
巴勒斯坦无法反抗西方国家枷锁,日本则是不愿承认自身的残忍,所以即使富士山炸了,我们也不敢收留日本人。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
极目新闻 2025-08-11 《巴勒斯坦在联合国激烈控诉以色列罪行,以方代表却在低头玩手机》
澎湃新闻 2025-08-28 《中东睿评|“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与“大以色列”:修正派犹太复国主义的阴影》
来源:爱喝胡辣汤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