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年代,我赶上高考政策改革,以全校文科第一的成绩,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后又读了研究生,成为一名老师。
#女
我叫王丽丽,山东人,如今在美国生活。
80年代,我赶上高考政策改革,以全校文科第一的成绩,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后又读了研究生,成为一名老师。
但我不安现状,放弃铁饭碗,独自闯荡美国,在那邂逅了我老公。
年轻的华人夫妻,想在美国立足实属不易,为了家庭,婚后我放弃教师事业,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
26年后,57岁的我重拾梦想,和儿子一起考入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开启了别样的人生旅途。
(开学第一天)
我60年代初,出生在山东莱阳的农村,父亲是海员,长年不在家。我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妈妈平日不仅要照顾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还要干农活。
小时候生活环境十分艰苦。能读书的机会很少,即便去了学校,教育质量也堪忧,因为老师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何况那时还要经常学农,参加生产队活动,帮着家里干活儿,所以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少之甚少。
那时,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好好读书上大学,或者中专、师范等。
很幸运,80年代,我赶上政策改革,高考时成为学校文科第一名!当时我的理想就是进入北大或者复旦,深入系统地学习文学。
可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当时大学报志愿,都是安排指定的,我们没有选择。那年,我们学校对应的一本是华东师大和山东大学。
(街头表演,我也跟着开心乱跳)
老师对我说:“丽丽,你是女孩子,去师范大学吧,当老师很好。”可我还怀揣着文学梦呢!想着那就去华东师大读中文系吧!
可老师又说:“你如果读中文系的话,毕业有可能去教中学。你读教育系吧,毕业能到大学里工作。”就这样,我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到了大学,我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教育学理论,而且当时年龄小,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味如嚼蜡,16岁的少女根本理解不了。
于是,我经常跑图书馆看小说什么的,那时正值西方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引入中国,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接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这是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写作的种子就此埋下。
当时不允许转系,我只得按部就班完成大学课程,毕业后分配回山东教书。
一年之后,我回到华东师大,读助教进修班。一年之后,我又考上华东师大教育系的研究生,之后再次回到山东教书。
可我内心总有一种悸动,渴望汲取更多知识,叩开文学世界的大门,实现写作的梦想。
(一节课的必读书)
1989年,工作一年后,我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只身来到了美国。
我们那一代留学生,根本无法负担高昂的留学费用,只能去申请教师助理或者研究助理的职位。每个礼拜给教授干20个小时的活儿,既不用交学费,还能每月领额外的生活补助。
可是我申请的文科专业,国际生想拿资助很难,于是我又一次被迫选择了没人愿意读的专业,来到宾州州立大学就读乡村社会学。
我记得当时每个月有720美元的资助,第一次收到这笔“巨款”,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来读两年书,学到知识,存下1万块钱就回去,毕竟当时“万元户”就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了!
初到美国的那段时间,日子又苦又累,语言也不好,经常想家,夜里经常一个人默默流泪。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我即将毕业之际,1992年在校园里认识了我老公。
他是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赴美深造,当时在宾州州立大学攻读生化博士学位。就这样,我们组建了家庭,并在美国落下脚。
(30年前的订婚照)
婚后,我在华盛顿一所高中教书,那里的学生大部分是黑人和拉丁美洲后裔,我老公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做博士后。
很快,我怀孕了。对我而言又是面临抉择的时候,到底是继续工作请老人过来照顾孩子,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一方面,我的教学工作,让学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理念,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小家庭刚刚起步,仅靠爱人的收入捉襟见肘。
但另一方面,请老人照顾确实面临现实困难。当时很多像我们一样的移民家庭,都是让父母从国内过来帮忙带孩子,但是我的父母在中国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语言不通,各方面都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
公婆那边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我老公是家中独子,由他外婆带大的。
我当时的工资一年只有3.2万美元,假如我工作,找一个全职保姆带孩子,只有收入达到6万美元,扣掉税后才能覆盖开销。可教师收入就那么多,短期内很难大幅提升。
(一个活动上和吉姆罗杰斯合影,他女儿就读于哥大)
于是,我跟老公商量:“要不我辞职,自己在家带小孩,我怎么着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本科和研究生,不如在家里把小孩教好!”
我老公当时做博士后,一年只有不到3万元收入,这点收入根本没法负担整个家庭的开销。
某日,他跟在华尔街的大学同学打电话,聊起家常:“我老婆快生小孩了,她要自己在家带孩子。”他同学说:“在美国你想太太在家带孩子,只有一条路可走,来华尔街吧!”
刚好那段时间,他的研究工作遭遇瓶颈。他和导师的科研方向,是做蛋白质结晶相关的实验,想找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一开始他信心满满,毕竟可以为科学理想去奋斗。
但是有一次,实验做了半年,突然发现的一个小差错,直接让全部努力白费。
当时面临养家的现实压力,于是老公就听从同学建议,去了华尔街一家金融软件公司做编程。虽然没有学过这专业,但他努力上进,聪明好学,很快就博得老板赏识。
(右一是老大,高三在香港酒吧的摇滚乐队演出)
就这样我们全家搬来纽约,他做程序员,我在家里专心致志带小孩儿。
跟赚两份工资的家庭相比,我们的收入比较低。所以,物质上我们过得非常节省,平日除了给小孩买尿布,给家里买食物,别的钱基本不花。小孩衣服都是朋友给的,我连理发的钱都省下了。
老大两岁时,我又生了老二。每天在家带两个孩子,又忙又累,也顾不上去想别的。有时候很想喘口气,可又担心孩子摔倒受伤。
于是,我就带孩子去图书馆,图书馆里有专门的儿童区。三两岁的时候,他们在那儿跑来跑去,再大一些就能自己拿本书坐着看了。
我呢,困的时候可以在那儿闭一闭眼睛,不用担心他们摔倒,或有坏人把他们带走;不困的时候,就抓一本书在那里看。
(毕业典礼热情拥抱系主任)
生小孩之前,美国刚有了中文网络论坛,我会在上面写点儿风花雪月的东西,也给海外中文报纸投过稿。但生了小孩后,一点儿时间都没了,梦想慢慢搁浅。
随着爱人工作步入正轨,两个孩子慢慢长大,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我自己内心的写作梦想却一直还没实现。
写作的种子一直深埋在心底,机会不期而至,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
那是2017年夏天,当时老大在波士顿读大三,暑假在学校实习。弟弟高三刚结束,正好也在哥哥学校实习,于是,我也来到波士顿陪伴孩子。
白天他们都在实习,我就出去走路。一方面走路是我认为最佳的锻炼方式,另一方面走路也能探索到许多新鲜事物。
我在波士顿地区的落脚点在剑桥,也就是哈佛大学所在地。
(纽约,罗大佑演唱会,一代人的回忆)
某日,在居所附近遛弯时看到一个醒目的“剑桥成人教育中心”牌子,我很好奇。
回到家之后就上网搜索,看到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课,包括烹调、英文口语、手工等等。
浏览到“英文写作”课程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的两个孩子都讲英文,我是不是应该学习英文写作,以便更好地认识我的孩子,同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妈妈?
毕竟我和孩子们成长环境不一样,借此机会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不忘自己的根,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于是,我当机立断报了英文写作课,课程每礼拜一次,总共十二个礼拜。一开始我忐忑不安,毕竟英语不是自己擅长的语言,而且离开校园数十载,自己还能适应学生生活吗?等到上课后,我发现英文写作没想象中那么难。
以前在我的概念中,写作是写小说、散文、诗歌等,可是在这里,大家都是在写自己的经历,不论好坏。写作的过程是和自己和解的过程,英文叫circuit,也可以叫心理治疗过程。
(84岁前系主任,风采依旧)
每次课三个小时,前面两个小时,老师会给我们一个题目,学生们就开始自由发挥,后面一个小时,大家会读彼此的作品并讨论。
我写的都是小时候村里的人或事,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可对于美国人来说,都是了不得的稀奇故事。我的作品大受欢迎,这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
2018年夏天,我再次到波士顿陪伴孩子,偶然在超市,看到一个推荐自家创意写作工作坊的广告,再仔细一看地址,离我住所走路只需十分钟。
我暗自感慨,老天爷冥冥之中都在帮我,不让我放弃写作的梦想啊!
理所当然,我又报名了。老师不到50岁,比我小一些,一共有8名学生,都是中年人。写作内容不外乎自己的婚姻问题、酗酒、和父母家人的矛盾等等。
我就写小时候村里一个“疯女人”给我讲的各种离奇故事,几十年过去了依旧记忆犹新。这次,老师和同学们也非常喜欢,对于英文写作,我更有信心了!
(我和儿子的学生证)
那时我家老二正要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当时我就半开玩笑和他说:“我要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系统学习写作!”
小儿子惊讶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他有点儿嫌弃地说:“老妈,你别折腾了。我不相信你能录取!”
千万不要随便否定一个人,那只会更加激发他的战斗力!我当年在国内高考,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能顺利闯出来,现在申请大学有什么难!
儿子大一圣诞节回家时,我赌气当他面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我说:“我一定要跟你做校友!我要让你朋友看到,你妈跟你在一个学校,让你下不了台。”
虽然嘴上和儿子斗气,私底下也在认真准备材料,但是心里压根没觉得自己会被录取。心想,大不了就是损失110美元的报名费。
(毕业典礼,第一次穿上毕业服)
出乎意料,哥大真的录取我了!我报名的这个创意写作专业,这一年的录取率仅有2.9%!
我经常开玩笑自嘲,也许美国的大学比较重视多样性,我既满足了种族多样性,也满足年龄多样性。像我56岁“高龄”来读书的,肯定不会很多。
家里人对于我重返校园都非常支持。我老公一直对我做各种事情都很支持,他经常开玩笑说:“一个家里,如果太太不高兴的话,全家人都不会高兴。”
就这样,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创意写作硕士专业。
我本应在2020年秋季入学,但当时疫情原因转成了线上上课。但我想在校园里的亲身体验,不仅仅只要一纸文凭,再加上自己英语不够好,对电脑使用也不熟练,我就申请了推迟一年入学。
所以正式入学是2021年,我57岁。
来哥大读书后才发现,美国人其实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包括哥大见多识广的教授同学,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仅是新闻上的只言片语。在文学方面,那更是一片空白。
(聆听新闻学院的讲座,和几位艺术家嘉宾合影)
这让我想到当初在写申请文书时,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问题:为什么你要来读这个专业?我的回答是为了圆自己的写作梦,同时为了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典型的ABC,对我其实不了解。他们只知道妈妈以前很苦,家里很穷,但是现在国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想象不出那时的苦。
我想,如果他们想象不出的话,我就用英文把它写出来(两个孩子中文不好)。通过文字,他们想象的空间就大一些。如果说有一天我不在了,那他们至少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
再者,因为我的孩子完全在美国教育体系中长大,平时和他们的矛盾误解,不仅仅是年龄代沟,更是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
即便我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但是生活做事的习惯,都是咱中国人的思维。也许他们看了我写的东西,能理解他们觉得感情受到伤害的时刻,是由于文化不同,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妈妈其实非常非常爱他们。
(站我左边的是比我还大一岁的英国人)
同时,也能够让美国人,至少能让读过我的文字的人,更了解我们这些在美国打拼立足的华人。
入学之后发现,我竟然不是最老的,还有一个英国人比我大一岁!由于年纪相仿,我们相处得最好。大部分学生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来继续深造的,跟我二儿子一般大。
读书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还是语言。毕竟英语是第二语言,我读起书来要比人家慢,更何况他们年轻人眼力、记忆力都比我好,有一些书他们本科就接触过,现在只不过是再次复习。可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而且我的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单词我查好几遍也记不住,一本书读完了好像说的什么都忘了。
不过人过半百,心态上已经非常平和,现在毕业了,我还在补读当时没有读完或者没有细读的书呢!
(大儿子康奈尔大学航天航空硕士毕业)
除了学最高学分的课程,我还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历史系、法学院、新闻学院,甚至医学院的,只要我感兴趣的都会去听。
我最简单的想法是,昂贵的学费可不能浪费!更大的收获是,和年轻人在一起,更懂得珍惜时间了。
我有时看他们虚度时光,为小事伤脑筋,就会感慨:“年轻真好啊!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挥霍啦。”
三年校园时光,我和“小”同学们都成了忘年交。有时女孩子们会和我聊与男朋友的关系、将来找什么样的男友之类的情感话题。
男孩子们呢,就会和我开玩笑,说我是妈妈,我就真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督促他们学习。通过了解那些小同学们,我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更加了解了,毕竟他们是同龄人。
读书期间,最让我骄傲的事,是三年从来没有迟到早退,每节课都按时去,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也没怎么生病。
(毕业了,和“美国儿子”合影)
虽然精力、记忆力都不如年轻人,但体力好像不差,这得益于几十年如一日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
首先吃的方面要克制,我不吃精加工食物,坚持少油少盐少糖。其次,生活习惯上,我主张能走路就不坐车,能跑就不走,能爬楼梯就不坐电梯。
这么多年,碎片时间累积的运动量也不少。不敢说自己身材和年轻时一样好,但衣服很多年都还能穿下。
最后是好心态。一个是多读书,很多事情都会看开,也会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另一个是不焦虑。
美国华人圈非常卷,但我对孩子们从小放养,作业我从来不管,因为写作业是孩子的责任,看作业是老师的责任。
说实话,我的养育方式在华人圈也算非主流了,不过不影响孩子们读所谓的好大学,他们从小都很有自己的主见。
还有就是,参加无用的社交,不如多读几本书,丰盈的内心也会反映在外貌上。
(55+,一头茂密黑发,“显摆”一下)
言归正传,早些年我的读书经历充满坎坷,这次则是幸运接踵而至。
今年,全校毕业典礼因为巴以冲突取消,但各学院的毕业典礼照常进行。我们艺术学院的毕业典礼很隆重,也很感动。
虽然读了那么多年书,这可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正式的毕业典礼!可以穿着毕业服拍一张照片,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完美交代。
现阶段,我的目标是趁热打铁,把过去读书这三年的体验和经历写一写。是的,我在年近花甲之时,开始朝着自己的写作梦想进发!故事主题暂定为“我和儿子读哥大”。
这些年,我的感受是心理和思想上拥有得更多了,对物质上的负担和焦虑变少了,生活的路越走越轻。
我现在每天过得非常充实,经常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很想像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很可爱,街上的一切都很明亮。
我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就是希望能够激励更多人,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世界的眼光。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可以重启!
【口述:王丽丽】
【撰文:海狸先生】
【编辑:醉红颜】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