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听说YBA(Yves-Bernard André)时,便被这位法国老先生的矛盾气质所吸引——法国综合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激光领域研究)、音响品牌创始人及录音监制大师多重身份交织,既执迷于精密电路设计,又沉迷于“贴黑毡减振”“半开CD仓门”等一系列的玄学
第一次听说YBA(Yves-Bernard André)时,便被这位法国老先生的矛盾气质所吸引——法国综合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激光领域研究)、音响品牌创始人及录音监制大师多重身份交织,既执迷于精密电路设计,又沉迷于“贴黑毡减振”“半开CD仓门”等一系列的玄学调音,甚至作为外国人,却对中国易经有深入研究。他曾在采访中坦言:“技术是工具,音乐才是终点”,这种科学家的严谨与炼金术士般的狂想,给YBA的器材注入不一样的艺术灵魂。
2024年底的发布会初遇DESIGN系列,其鲜活乐感竟与五十万级的Signature旗舰一脉相承。展会落幕数月,那份法式美学仍萦绕耳畔。终于,趁着暑假我将这套由André亲自调音的Design系列Hiend三件套——YT302转盘、YD302解码与YP302前级耳放借回来一亲芳泽。六万元的“入门价”在Hiend领域堪称温柔,但蓝光读取的转盘、双BD34301旗舰解码芯片的配置,却藏着标注台式耳机系统里程碑的野心。
Design系列三台机器设计语言完全一致,黑白配色彰显纯粹,如白月光般清冷的CNC底部散发出极致简约的美。三台机器均配备一块触摸屏,可完成绝大多数功能性操作。YT302为支持SACD及CD的转盘,配备YBA自研的可提升读取精度的BLUE DIODE光学系统,且SACD更能通过IIS口实现源码DSD输出,并且和不少10万级CD转盘一样,支持10MHz和44.1kHz外部时钟输入。YD302为台式解码,它没有采用大多数厂牌常用的AKM或ESS解码芯片,而是另辟蹊径地选择了一款以细节表现及乐感见长的ROHM(罗姆)公司的旗舰级解码芯片BD34301。YP302为前级耳放一体机,采用专业音频运放加三极管放大,以获得更大电流输出和更低失真,支持包括4种耳机插口在内的多种输入输出接口,涵盖从小塞子、大耳机以及音箱系统的多种使用场景。此外该系列三台机器均采用VISHAY大容量电容和德产专用铁芯48VA的UI型变压器,以获得更纯净声音;有效解决共振的YBA家族式三角避震设计,也在此Design系列的三台机器中得到传承。YD302和YP302的调音方向和方法也是一脉相承,通过YBA专用的调音电容和一些小物件别具一格的调音手法,为机器注入YBA标志性的声音灵魂。
下面,半烧通过多天的各种试听对比,感受YBA三件套带给我别样的法式Hiend声音之旅。
Design三件套每台机分别掌管着系统的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提纲挈领的非CD转盘YT302莫属。这款新时代的台式转盘售价近两万,而提到这个级别的机子,老烧心里的选项肯定不会少——毕竟如金嗓子这种老牌Hiend大厂曾出过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型号,其声音韵味相对比较浓郁,在老一辈烧友那里积累了很多粉丝,都是伟大的hifi厂牌;而YBA这款的声音走向也延续了法国的浪漫,声音中带有一股清雅的气息,再加上对信息量的表达、对细节的刻画方式比较贴合现代烧友的审美。如果浓郁的音乐气息是你的心头好,那么经典的老款SACD机可以优先考虑,但如果你钟情于清新淡雅的气质,那YT302肯定是当下二万元价位的不二之选。
而面对现代烧友,这款两万级的SACD机相对于一万出头的那些机型,会有哪些优势呢?是那多达6种并调试优化到位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吗?虽非很多器材都有,但现在自五千元价位起步,就陆续有新晋数字转盘陆续配备更全面输出端;是那支持字时钟和10M基准时钟的bnc输入端吗?现在也有不少转盘加入外置时钟搭配模式。那么肯定是音质方面了,这当然没错。比如声场开阔,信息量更多,细节也更丰富,这些都是优势。但你细听之下不难发现,YT302转盘最大优势在听感上——每一颗音符的舒展和流畅。
YD302作为解码,并不会跟很多两万元价位的竞品那样,做强烈的细节显化以及结像边缘的线条勾勒或结像填充,而是糅合充沛的细节,并打磨出一个更自然,也更有余韵的立体音乐场域。那么YP302这台前级耳放一体机呢?先别急。。。
YBA之所以推出各自独立的三件套而没整合成一体机,这是为了优异音质表现,老炮们都懂;但另一方面,这种玩法对烧友搭配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下面我们就一边细致梳理其中玩法,一边细品音质吧。
玩好“玄学”套装第一步——从善如流,听从YBA老先生建议在“半开CD仓门”状态下播放。不信你可以对比着听,特别是在二声道系统下,打开仓的时高低频泛音明显增加,声场也更为开阔舒展,立体感很自然地加强,尽管比较轻微,但夜深人静时也是一耳朵的事。可见这“玄学”背后除了有深刻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更需设计者拥有全面且深厚的音乐美学鉴赏能力。
接着我们细细感受下,仅用内置时钟时YBA套装的表现:
黄红英《初次尝到寂寞》SACD版及绫户智绘《TO YOU》SACD版
通过灵蛇AES线或惠普11170时钟线连接转盘和解码状态
播放CD层:声场偏圆点儿,人声结像略大,有显著的厚重质感,轻微贴耳的感觉颇为撩人,音乐味浓郁。信息量明显没SACD的多,分离度也是SACD更优。
播放SACD层:声场开扬舒展,结像比CD小点,但这个比例更舒服,并且泛音一耳朵的更丰富,声音细腻,在没调整响度旋钮的前提下,会感到SACD音量小一些,纵向分离度明显,电平更低,可以容纳更多动态细节。
SACD+字时钟(ROSENDAHL NANOSYNCS-HD):
人声更凝聚,信息量得到更充分释放,黄红英的声音颤抖的位置更细致入微,如临现场,让人能更到位把握细节。人声更前,更立体,情感更加的细致入微。
SACD+10M基准时钟(SMSL G1):
在刚才那台字时钟的基础上,获得更立体的空间感和感知更强烈的纵深表现,并且人声情感和钢琴质感也因为细节表达更细腻充分而更趋真实。
可见,多弄一台味道和素质合适的时钟,对于入手YBA西装套的玩家来说也是玩转系统的必选项。
接下来通过IIS连接,让机器释放出SACD的DSD源码,这音质实力开始变得离谱——质感新高度,空间感和泛音直接教做人,信息量完全铺陈开来。一整个更大、也更传神的舞台整体呈现,但细节还能让你把握得更多更多。
说到这也许各位会觉得这一直升级打怪上去,原来便宜的IIS线也能当王炸?等等,实际上不同接口匹配不同音源,声音表现各异:
听SACD唱片,必须IIS,你会发现它优点多多——空气感,显著而舒畅空间感,并感受到声波在空间中随着时间流逝的细微变化。人声尾音中带着一丝法式高级感——轻盈,以及处理尾音渐弱的细腻手法,犹如捕捉到香薰飘来最后一抹芬芳里头,那一口即将散掉的温暖。
但如果听的是CD唱片,AES或BNC更好,其有着更饱满的情绪描绘,富含抑扬顿挫的质感。对比之下IIS像摸鱼,而AES和BNC则全力以赴,火力全开。
下面说说三件套系统搭配耳机的表现。眼下转盘和解码呈现出到位的音质表现和标志性的优雅乐感,接下来看看三件套中YP302的搭配和声音。得益于YP302的全面接口覆盖(正面集成3.5mm/6.35mm单端、4.4mm平衡及4pin XLR耳机口)以及三档增益灵活匹配耳机阻抗特性,经过跟多款不同价位的耳机搭配,不难发现其低增益已能搞定所有塞子及大部分大耳机,乃至于某些食量不算小的;中档增益基本覆盖大多数“大胃王”;YBA独家调音基底,在充沛推力中注入YBA标志性的“丝绸般顺滑”音色,既保留耳机个性,又赋予声音统一的贵气感。考虑到YBA套装的主要用家群体,其耳机要么是经典的超级潜力款,要么是顶尖的超旗舰。下以几款耳机为代表,分享下搭配玩法:
拜雅 DT 990 Pro X(2025新款)
拜雅这款开放式监听耳机以严谨的准确性著称,但搭配不好容易出现高频锐利、中频单薄的情况。而在YP302的低增益模式下,搭配绫户智绘《TO YOU》SACD版,人声如黑巧克力般浓郁丝滑,爵士改编版的《Imagine》中烟嗓质感与钢琴泛音交织,通透中不失密度。若需应对高电平流行录音,切换中增益即可提升声音厚度,消除刺激感而不失细节。
诺音曼 NDH 30
虽跟DT 990 PRO X同为监听耳机,也同样有着极高准确度的声音还原特性,但NDH 30高达120Ω阻抗说明这是位吃推力的主。而实际搭配中,低增益驱动NDH 30的声音确有较明细的无力感,但换上中增益,满血复活的声音状态可谓立竿见影。重放索尔蒂指挥的《马勒巨人交响曲》第二乐章也更显恢弘大气。
ZMF Caldera Closed(简称CC)
作为封闭式平板耳机的超旗舰代表,CC彻底颠覆传统封闭耳机的声学局限。其声场异常开扬,温暖绵密的声底包裹着充沛的细节信息量,对音乐类型展现出罕见的包容性——从爵士人声到交响乐章均能举重若轻。尽管CC的94dB/mW灵敏度暗示着一定的驱动需求,但YP302的低增益模式已能充分释放其潜能:无需盲目切换中高增益,仅需在低增益下适度提升音量,即可获得饱满立体的声音框架。若需改善某些录音偏瘦的听感,可优先尝试更换CC的绒面耳罩(削减高频锐度)或调整佩戴角度,而非依赖增益切换破坏声底平衡。
AKG K501
自6年前开始折腾K501,它一直都是我的保留项目,没错,这就是我刚提到的“超级潜力款”。这副诞生于1996年的传奇耳机,以牺牲低频量感为代价,换取媲美现代旗舰的横向声场与凝练高频。然而94dB的低灵敏度与120Ω阻抗,让其驱动难度堪比Susvara。这么些年来,除了几款为它量身定做的耳放(甚至有烧友尝试用音箱功放去推它),市面上能推好它的耳放并不多见。而开启高增益的YP302,则仿佛有股阴柔却绵长的劲道,把这副上古神器驱动得像模像样。
作为从二声道系统走过来的Hiend厂牌,YBA Design系列中的YP302自然继承了品牌在前级调音方面的深厚功力。此次我将它接入我的日常音箱系统——VMV A1后级驱动风铃木音箱——正是希望透过这套搭配默契、声音准确扎实的器材,深入体会YBA在立体声领域的调音哲学。
在实际聆听中,YP302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气质。它的乐感极其自然,不过分强调某一段频响,也没有刻意凸显细节,而是以一种高度协调、流畅的方式将音乐铺陈开来。三频分布均衡且鲜活,尤其是中低频部分丰盈质感,赋予人声和乐器充足的厚度与实体感。虽然它的低频量感并不夸张,却层次清晰,毫不单薄。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优秀的分离度与沉稳的声底表现。即便在复杂乐段中,各个声部依然井然有序、毫不杂乱,整体氛围安定而耐听。它没有任何咄咄逼人的锐利感或刻意提升的刺激度,而是以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姿态,将音乐原本的美感自然而然地呈现。可以说,YP302不仅仅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前级,更是一台真正具有YBA法式审美底蕴的音响艺术品。
结案陈词
YBA Design三件套的声音底色一脉相承,单件实力已经不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是搭配上更是韵味叠加,充分体现YBA Hiend设备的那种流畅自然的美感,不再需要费心搭配而是一套省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YBA先生标志性的法式优雅调音,如一道温暖而精确的光束,贯穿从转盘到前级的每个环节,最终凝结成兼具感性与理性的音乐表达。近六万元的售价确实构筑了一道不低的门槛,Hiend器材在元器件精选、手工调声及小众化生产中的高昂成本,也注定其无法真正“普及”。于我这般预算有限的爱好者而言,虽早已深中其毒,却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距离。但也正因如此,它非常适合那些已踏入顶级音频世界、却尚未尝试台式系统的玩家——如果你可以眼都不眨地收藏数副三五万乃至十几万的旗舰耳塞,何不尝试用其中一副塞子的代价,换回这套真正意义上的、能够重塑你听音观的法式Hiend系统?它所带来的,远非只是一时的听觉惊艳,更是一种绵长而优雅的音乐欣赏态度。
来源:半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