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超千万人?医生叮嘱:65岁后,这3件事多上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13:41 1

摘要: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其实不是,这种病一旦得了,很难好转,而且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负担。说白了,不光是患者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家里人也得跟着操心。

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相关数据看了真让人心里发沉。特别是认知障碍这块,这几年各种调查都在提醒大家。

国家卫健委说,中国现在老年痴呆患者已经超过一千万了,而且按现在的趋势,还会继续增加。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占了七成多。

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其实不是,这种病一旦得了,很难好转,而且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负担。说白了,不光是患者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家里人也得跟着操心。

最难受的是,这病早期真的不容易发现。一开始可能只是忘记钥匙、忘记刚说的话,大家都以为是“正常老化”,但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中度甚至重度了。

这时候,认知能力一直下降,不光记忆力受影响,连生活自理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洗澡、穿衣服、吃饭这些简单的事,慢慢都需要人帮忙,很多人最后基本只能一直躺在床上或者完全靠别人照顾。其实医学上,这种情况是可以早点干预的,只不过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这件事有多重要。

过了65岁,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时候一些以前没发现的问题就容易跑出来,认知功能退化就是其中一个。

但最让人担心的是,太多人根本没把这病当回事。一说起健康,大家更关心高血压、糖尿病这些,觉得脑子这块离自己还远着呢。但其实,在确诊老年痴呆之前,身体早就给出很多信号了,只是大家都没太注意。

想要避免走到那一步,真的要早点做些事情。不是非要吃药,而是先从生活习惯上调整,特别是几个关键点,越早注意越好。

首先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睡眠问题。不少人退休后觉得作息可以随便了,结果反而越睡越乱。不是睡太少,就是半夜才睡,中午又补觉。

有些人还喜欢晚上看手机、看电视看到一两点。这种状态对大脑伤害很大。

大脑在睡觉的时候其实是在“清理垃圾”,如果每天都熬夜或者睡得不规律,大脑里的β-淀粉样蛋白就更容易堆积,这可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物质。

国外有个研究,跟踪了7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发现,那些平均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以后得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比那些睡够7小时以上的高出30%左右。

而且,这种差别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拉开的。这就说明,睡觉不只是让人休息,它其实是在帮大脑“排毒”。

如果睡不好、睡眠质量差,大脑里的有害蛋白质就更容易积累,时间长了出问题的概率就肯定会增加。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社交活动。很多人退休后社交圈子变小了,特别是老年人,老伴去世、孩子出去工作后,自己就变得越来越孤单。

有些人干脆不愿意出门,天天待在家里,也不和人说话,时间久了,整个人会变得情绪不好,甚至有点抑郁。

这种心理状态对大脑影响很大。大脑是需要刺激的,哪怕是和人聊聊天、打打牌、遛遛弯,都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说了,保持社交活跃的人,得认知障碍的风险比不爱社交的人低30%左右。这不是瞎说,是真实的数据。

人是群居动物,大脑天生就需要和外界互动,如果每天都自己一个人待着,既没交流也没互动,那大脑就会慢慢“生锈”。

哪怕只是每天和邻居说两句话,或者固定时间去跳个广场舞,听起来简单,但这些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大脑延缓衰老。

还有一个就是保持脑力。很多人一退休就把脑子完全放空了,觉得不需要再学习、不需要再思考了,但实际上,大脑和肌肉一样,不用就会退化。

如果长时间不学习新东西、不看书、不动脑筋,大脑的连接会慢慢变弱,神经元之间的活动也会减少,这样认知能力自然会下降。平时哪怕是做做填字游戏、下象棋、背单词、玩玩逻辑小游戏,对大脑都有好处。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针对老年人的5年追踪实验,发现那些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脑力活动(比如写字、记账、做手工)的老年人,得认知障碍的概率比什么都不做的少了近40%。

也就是说,只要坚持每天动动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认知功能。

这不是让大家去学高等数学,而是从一些简单的习惯开始,比如每天写写日记、看看书、试着做个手工,甚至学点手机新功能,这些都能帮上忙。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问题,很多人觉得和大脑没啥关系,其实关系很大。

血管是大脑的运输通道,如果这些病控制不好,血管弹性下降,大脑供血就会不足。长期缺血,神经元会受到损害,认知功能就容易下降。

而且这些慢性病本身也会增加中风的风险,一旦脑梗或者出血,不光身体功能受损,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也可能跟着下降。

有研究说,得糖尿病的人,得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到2倍左右。而且糖尿病控制不好的人,脑部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速度也更快,这就会加速认知退化的过程。

所以别小看每次测血糖、吃降压药这些“老生常谈”的事,它们其实是在帮大脑减压,预防的就是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的来说,老年痴呆虽然现在没办法完全治好,但也不是不能预防的。问题就在于,太多人不重视,特别是在刚过60、65岁这段时间。

这本来是该好好保养大脑的关键期,结果很多人选择彻底放松了。吃得随便、睡得乱七八糟、脑子也不动、人也不出门,每一项看起来都不严重,但加起来就成了问题的根源。

其实预防并不难,就是要坚持几个原则:作息规律、多社交、适度用脑、控制慢性病。另外,家里人也应该多关心和陪伴老人。

别总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听不进去,实际上有很多老人心里是愿意改变的,只是需要引导和支持。如果能从家庭开始形成这种健康意识,那对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压力来说,也会有很好的缓解。

说白了,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的。别等到出了事,才后悔“早知道早点注意就好了”。

说到底,大脑是个很“记仇”的器官,年轻的时候不注意保护它,老了可能会让你吃苦头。与其到了八十岁活得糊里糊涂,不如从65岁开始,就把它当回事。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