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半年报透视:广汽再造新广汽,未来增长点在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09:39 1

摘要:在市场挑战、业绩承压、权力交接的多重节点上,新趋势体现明显。面对市场竞争、需求结构快速升级、产业生态全面重构,广汽集团经营业绩承压,不过财务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广汽集团合并口径总营收426.11亿元,资产负债率收窄为44.65%。

8月29日晚,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这是冯兴亚接棒“掌门人”之后,公司发布的首份半年报,也是三年“番禺行动”开启的首个半年成绩单。

在市场挑战、业绩承压、权力交接的多重节点上,新趋势体现明显。面对市场竞争、需求结构快速升级、产业生态全面重构,广汽集团经营业绩承压,不过财务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广汽集团合并口径总营收426.11亿元,资产负债率收窄为44.65%。

产销方面,节能与新能源车型销量领跑。报告期内,广汽集团汽车整体产销量分别为80.17万辆及75.53万辆,终端销量为85.8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8.43%,其中节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极。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境外地区营收66.96亿元,同比增长20.56%。其中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同比增长45.8%。

同时,番禺行动在成本控制方面开始展现效果:车型标准开发周期将缩短至18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动采购成本降低,业务效率和决策效率提升约50%。

本质上,是来自广汽的战略目标调整,试图推动内生动力再造。财报的字里行间,三大战役——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成为理解当前广汽集团变革境况和寻求增长方向的新线索。

一、广汽“二次创业”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是市场残酷竞争,倒逼传统车企走出舒适区,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前线去“打仗”。

梳理来看,成立28年的广汽集团,主要以整车制造为中心,业务涵盖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与出行、能源及生态、国际化、投资与金融等七大板块,构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闭环。

截至今年6月底,汽车年度有效产能为289万辆。其中,乘用车主要通过子公司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合营公司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生产。商用车主要通过子公司广汽领程生产,产品覆盖燃油重卡、新能源重卡、新能源轻卡、新能源客车、皮卡等。

眼下,汽车市场处于油电转换重大机遇期。在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借助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合资品牌,广汽一度独占广州汽车产业半壁江山。近几年,由新能源主导的产业变革,改写了中国汽车市场格局,自主品牌与新能源车型成为绝对增长引擎。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3%,每卖出10辆新车中就有4.5辆是新能源车。

当市场需求成为决定油电转换速度和油车命运的主导者,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和传统车企变革迫在眉睫。从倚重合资品牌到押注自主品牌,业务重心调整是透析广汽转型的一大看点。

2024年11月2日,广汽集团宣布总部从珠江新城CBD搬迁至广州市番禺区,后者是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所处地。同月,冯兴亚在2024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番禺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四大改革举措,再造一个“新广汽”。其中,将自主品牌的战略管控转变成经营管控。核心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贡献50万辆。

今年7月,冯兴亚宣布广汽集团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将紧扣三年“番禺行动”,围绕“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三大任务,全力打好关乎未来的“三大战役”。

就上半年进展看,“番禺行动”主要围绕研产销一体化、流程体系重构、干部竞聘、用户体验升级等多个维度展开。其中,公司自主品牌设立共享中心实施一体化改革,实现研产供销财一体化经营管控,重组大研发体系,推进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流程导入,构建“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同时,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开放、可信赖的、有极致成本竞争力的全球化产业链体系。

人事改革方面,围绕“事业选人、组织管人、业绩留人”推动干部管理变革,中层岗位竞聘上岗,推动“能上能下”,激活人才内生动力;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管理范围拓展至集团部门中层,以实现企业、人员、岗位三个“全覆盖”。

目前,部分改革成效立竿见影,有些需要时间慢慢观察。

二、“三大战役”背后增长境况如何?

而战略转型的本质,是对新战略增长点的探索。广汽半年报披露,给外界提供一个洞察“三大战役”重构增长境况的窗口。

从冯兴亚在半年报中的分享看,用户需求战的目标,是精准打造明星爆款。过去半年,广汽集团进一步完善“从用户洞察为起点到产品交付”的广汽大研发体系,希望确保车型开发在满足功能价值基础上,锻造让客户心动的情绪价值,打造差异化核心卖点。同时,自主品牌加快新产品投放速度,合资品牌加强研发技术平台共享赋能智电转型,加快推进现地自主车型开发。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上半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传祺MPV家族上半年累计销量超过6.1万辆,位居中高端MPV品牌销量冠军。广汽埃安AIONS、AIONY终端销量位居国内纯电细分市场前列。

合资品牌方面,广汽丰田上半年终端销量为36.42万辆,实现同比正增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55%,HEV车型终端销量居国内市场首位。中国自研首款战略车型铂智3X上市至今有3个月位居合资新能源销量第一;凯美瑞销量同比增长44%。

而产品价值战的目标,是强化产品竞争力。在智能化上,自2024年,广汽智能驾驶辅助的城区NDA开始在广汽昊铂、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品牌搭载。今年3月,广汽升级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同时还将力争在第四季度下线首款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型。在低碳化上,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混动系统完成开发量产,在今年8月推出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

另一方面,深化与华为、宁德时代、腾讯等合作伙伴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领域的合作,广汽集团试图以科技创新和极致质价比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今年3月,广汽集团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以轻资产方式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款车型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计划在2026年推出。此外,今年上半年,广汽和腾讯在智能座舱领域达成合作。与宁德时代围绕产品合作、换电站建设、电池银行业务等开展战略合作,形成完整的换电生态闭环。

服务体验战的目标,是重构营销服务体系。广汽集团正全面导入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体系和NPS(客户净推荐值)指标管理评价体系,加速在低线城市的渠道下沉,推进自主品牌服务网络共享,建设“广汽综合销售服务中心”,以此深化“直联、直服、直营”的“营销金三角”用户新体验。

三、未来增长点在哪?

对比来看,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的突围策略,来自技术驱动、成本优化、加速国际化三方面。

伴随着“三大战役”打响,广汽集团在半年报中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加快推进包括增程等新产品投放速度,补全产品矩阵。目前,昊铂HL增程版、传祺向往S9已分别上市或开启预售,昊铂A800已于8月29日在成都车展首发亮相,并同时推出广汽埃安i60、广汽本田缤智及飞度、广汽丰田威兰达等车型,广汽丰田铂智7也将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亮相。

在国际化方面,广汽集团上半年在海外市场导入4款新车型,新增进入10个国家、新增超100个网点覆盖。截至今年6月30日,广汽集团在全球已累计进入84个国家和地区,建成超570个网点,已形成墨西哥、沙特、独联体三个年销量达万辆级的市场。

其中,已布局4家KD(散件组装)工厂,覆盖尼日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同时还规划推进南美、欧洲的生产布局。最新的印尼智慧工厂在今年6月投产,初期年产能2万辆,未来将逐步提升至5万台,可满足纯电与混动等平台需求,全面覆盖SUV、MPV等主流细分市场。

下半年,广汽集团计划聚焦资源谋划打造5万辆级至10万辆级的核心市场,及多款规划年销量5万至10万辆的全球明星产品。同时聚焦欧洲、澳新、巴西等高潜力高壁垒市场加快渠道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网点超170个。

其中,欧洲将成为重点战略市场。今年7月,广汽已进入英国市场,规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交付AION V和AION UT两款全球车型;并计划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发布“欧洲市场计划”全新进展,在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国家销售AION V。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广汽集团研发投入37.89亿元,同比增长16.55%,新增专利申请超1600件。截至2025年6月,累计专利申请超22000件。智驾比拼之外,广汽集团以创新技术突破行业边界,把战火烧到了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领域。目前,相关领域正逐步加速商业化进程。

其中,广汽和滴滴自动驾驶合作的L4高度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将在今年下线交付;广汽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已于6月首发并获近千架意向订单,7月完成首台样机交付;广汽已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并于今年初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

整体来看,转型中广汽集团用技术代差发力智能化,用自主品牌崛起重塑竞争力,用全面布局“人工智能+”拓展增长空间,每个脚印都嵌着产业链的重构密码。最终其能否凭借体系化能力再造新广汽,实现二次腾飞,留待后续观察。

来源:财经新媒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