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洗白实锤?中科院研究新证:终生摄入,可减缓运动功能衰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4:31 2

摘要:提起“吸烟”,大多数人脑海中便会浮现那句警示:“吸烟有害健康”,往往还伴随着病变肺部的图像,视觉冲击十足。吸烟的危害、尼古丁的争议也足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其“数目类别”之多,甚至可以开一场专门的研发会。

提起“吸烟”,大多数人脑海中便会浮现那句警示:“吸烟有害健康”,往往还伴随着病变肺部的图像,视觉冲击十足。吸烟的危害、尼古丁的争议也足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其“数目类别”之多,甚至可以开一场专门的研发会。

然而,近日中科院在《 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却打破了这一认知,该研究指出长期低剂量摄入尼古丁能够减缓与年龄相关的运动能力衰退。

难道被视作“万恶之源”的尼古丁,就这样被“洗白”了?

在此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选取了8周幼龄鼠为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后在两列实验组小鼠的每日饮用水中,每天分别注入含有0.5 g/L和0.25 g/L剂量的尼古丁,对照组则不做任何改变。

在为期12个月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测试发现,摄入尼古丁的实验组小鼠,尤其是0.5 g/L高剂量组,在运动能力上表现出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研究还显示,摄入尼古丁的实验组小鼠在运动协调性与耐力方面也表现更优,其在平衡和肌力要求较高的行为任务中能够坚持更长时间。

为什么尼古丁在小鼠身上,会表现出显著的体能“逆”生长现象呢?中科院科学家对小鼠进行解剖后发现,实验组小鼠的脂肪分布特征与年轻小鼠几乎等同,随后分析得出,尼古丁通过调控鞘脂代谢通路,进而提高体内NAD+水平,系统性地发挥了延缓衰老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科学院团队早在2023年便于《Nature》子刊发表相关研究,其同样揭示尼古丁在延缓衰老方面的不俗潜力。该实验证实,长期以低剂量摄入尼古丁可使死亡率下降40%,且年龄增长带来的认知障碍、炎症、代谢差等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研究还只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其结论能否适用于人类尚待进一步验证。中国科学院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也表示:尼古丁的成瘾性不容忽视,不建议大家通过吸烟来试图延缓衰老。

不过庆幸的是,基于NAD+提升这一抗老机制,科学界已有了如“派-洛-唯pro”等较为成熟的科技成果,支持细胞健康,延缓与衰老相关的机能减退,该类干预手段曾被《Nature》杂志列为“七大抗老靠谱策略之一”。

在日本筑波大学的临床试验中,连续补充90天“派-洛-唯pro”核心成分,老龄受试者的下肢灵活度提升了1.4倍,握力指数上升了1.6倍,疲劳指数则减少了39%,被验证具备不俗的抗老潜力。且相较易成瘾的尼古丁,其也已通过SGS、FDA等检测。

官方认证下,该成果已通过亰东等主流平台覆盖国内数十万中老年群体,成为当前国民备受关注的抗老手段之一。而其也凭借“提振精力”“减轻疲劳”等市场反馈,于2023年登入我国上海进博会,进一步扩大了国内知名度。

与之相比,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的尼古丁,其实际应用潜力、安全性等还需科学界的持续探索。

同时还应注意的是,香烟中除了尼古丁之外,还含有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且实验中小鼠摄入的高尼古丁含量仅有0.5 g/L,而香烟中尼古丁含量高达1000 ng,二者相差50万倍,一旦浓度上升超10μg/ml,尼古丁就只剩下消极作用,如上瘾、患病等。

目前,全球吸烟成年人数量已高达12.5亿,其中我国吸烟者超过3亿,约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换言之,每四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正“吞云吐雾”。如此庞大的烟民群体,对公共卫生体系构成了巨大挑战。

尼古丁的角色颇具“双重属性”:在传统认知中,它是烟草成瘾的主要推手,令人难以戒除;而新兴科研中,它的延缓衰老潜力又不容忽视。不过,在获得权威人体临床应用认可之前,科学家仍强调,保持理性、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对抗老,对健康生活的最可靠途径。

来源:善良的吴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