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男子1天腹泻4次,确诊艾滋病,他的亲身经历要引以为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02:35 2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34岁的李先生(化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炎,最终却被确诊为艾滋病。

腹泻四次,这种看似寻常的小症状,竟然成为了揭开疾病真相的关键线索。

起初,他只是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接着一天之内反复腹泻,整个人感到疲惫无力,甚至有点轻微发热

他以为是吃错东西导致的肠胃不适,便自行服用了止泻药。

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愈演愈烈——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皮肤莫名其妙地长出疹子

直到他来到医院,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安排了相关检查。HIV抗体检测呈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已经降至300以下,确诊为艾滋病。

这一结果让他彻底慌了,回忆起过去的经历,他才意识到,自己曾有过高危性行为,但从未重视过检测。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因为它并不总是以剧烈的不适出现。

事实上,超过50%的人在感染初期可能会经历类似感冒或胃肠炎的症状,包括低热、咽痛、乏力、皮疹、腹泻等,但由于症状轻微,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疾病,最终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HIV的传播途径十分明确,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在中国,性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在年轻人群和中老年人群中,感染率逐年上升。

很多人因为对艾滋病缺乏了解,或抱有侥幸心理,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高危行为,最终埋下隐患。

值得警惕的是,艾滋病并不是“有症状才需要检查”的疾病

许多感染者在早期没有明显不适,等到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进入了疾病进展期,这时候免疫系统已经受到较大破坏,甚至可能出现机会性感染,如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等,治疗难度增加,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预防艾滋病,关键在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坚持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这些都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HIV检测,尤其是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当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测,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目前,艾滋病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ART),感染者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规范服药的HIV感染者,其病毒载量可以降低至检测不到的水平,基本不会再传染给他人

这意味着,早检测、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甚至让感染者的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

李先生的经历值得每个人警醒。身体的异常信号,绝不能掉以轻心。一次看似普通的腹泻,可能是免疫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责任担当。

如果有过高危行为,请不要害怕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比逃避更重要。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无知和侥幸心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艾滋病防治指南(2021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年第40卷第5期,艾滋病早期症状研究综述

3. 《流行病学杂志》,2023年第44卷第3期,中国HIV感染人群特征分析

4.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年第7期,HIV的早期发现和干预策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