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繁荣陕西戏曲,让秦腔走向全国,陕西省委决定拍摄秦腔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在西安看了多场秦腔演出后,选定拍摄《火焰驹》,并提出演职员组成方案。1957年10月14日,陕西省秦腔电影剧团成立,随后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做拍摄准备。
老电影《火焰驹》是首部秦腔彩色电影,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1958年上映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繁荣陕西戏曲,让秦腔走向全国,陕西省委决定拍摄秦腔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在西安看了多场秦腔演出后,选定拍摄《火焰驹》,并提出演职员组成方案。1957年10月14日,陕西省秦腔电影剧团成立,随后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做拍摄准备。
张新实、刘国权任电影导演,谢迈千、张新实、杨公愚任电影剧本修改,刘毓中、苏育民、封至模、惠济民任舞台剧导演,薛增禄、荆生彦任音乐设计。主要演员包括刘毓中、苏育民、孟遏云、陈妙华、肖玉玲等,乐队由15人组成,代表了当时陕西秦腔艺术的最高水准。
影片于1957年12月开机,冬天的长春十分寒冷,演员们身着单薄戏服,只能在拍摄间隙赶紧披上大衣取暖。当时是单机拍摄,一个动作要从不同角度反复拍摄,演员们很不适应。在拍摄兄弟俩同时出现的场面时,剧组需拉线遮盖场景,将一个场景当两个拍,再拼组胶片。扮演男角色的女演员陈妙华,为更像男性,垫高鼻梁导致鼻子红肿流脓。
1958年2月14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长春电影制片厂,当时《火焰驹》剧组正在录制“花园”一场。毛主席与演员们亲切握手、交谈,询问剧目名称和剧组来源,还提及延安时期看过秦腔,对其赞赏有加,这给了剧组演职人员莫大鼓励。
经过近半年紧张拍摄,1958年4月28日影片摄制完成。同年国庆节,《火焰驹》在西安首映,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影院门口人山人海,一票难求,其精彩的表演和动人的剧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秦腔艺术得到更广泛传播。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