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沙五家朱光玉火锅馆同时暂停营业。电话无人接听。储值卡无法使用。网友惊呼“老板跑路了”。这场景熟悉吗?
火锅巨头突然闭店 真相并非那么简单
长沙五家朱光玉火锅馆同时暂停营业。电话无人接听。储值卡无法使用。网友惊呼“老板跑路了”。这场景熟悉吗?
火爆品牌的突然崩塌
朱光玉火锅馆。被称为“重庆火锅排队王”。现象级网红品牌。全国31个省超200家门店。三年接待近600万人次。每家店每天卖出700多杯9.9元暴打柠檬茶。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在长沙突然全部关门。
真相是什么?并非品牌倒闭。而是代理商出了问题。那个2023年加盟的代理商。投资了其他非餐饮项目。失败了。资金链断裂。波及了火锅门店。可怜的消费者。无辜的员工。被牵连的供应商。
火锅行业的冰与火
朱光玉的遭遇不是孤例。整个火锅行业正在经历寒冬。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火锅新开店超17万家。净增长却是负1.9万家。意味着近20万家火锅店出局。
残酷的数字。残酷的竞争。《2025火锅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报告》指出。三类玩家最惨:高端火锅、低质网红小火锅、餐饮新手。火锅创业圈流行一句话——“创业即负债”。
为什么这么难?同质化太严重。价格战太激烈。人均消费持续走低。50-90元价位门店占比不断提升。七成重庆火锅挤在50-120元价格带。红海中的红海。
新势力崛起与老玩家转型
传统川渝火锅受压。新品类却生机勃勃。贵州酸汤火锅。云南火锅。鲜牛肉火锅。这些创新品类正在瓜分市场。
消费者变了。要新鲜。要体验。要性价比。要情绪价值。火锅不再只是美食。是社交。是娱乐。是记忆。Z世代关注网红打卡属性(62%)。偏好创新口味(55%)。重视线上评价(81%)。
聪明的品牌在调整。出海。加盟。社区小店。锅底创新。食材升级。业态融合。海底捞上线小龙虾。预计今年售出近亿只。巴奴推“蔬菜月月新”计划。呷哺呷哺推新季畅吃卡。
活下去的五大策略
面对消费降级。如何突围?五大策略或许有效。
精准定位。不做“大众情人”。做“细分王者”。聚焦特定场景。特定人群。打工人的深夜食堂。银发族的养生局。Z世代的社交货币。
产品创新。用“爆品思维”撕开市场。朱光玉的虎皮凤爪。暴打柠檬茶。就是最好例子。不要太多产品。只要让人记住的产品。
成本革命。省钱就是赚钱。优化供应链。优化人力结构。智能设备替代人工。抠门不是小气。是智慧。
体验升级。让顾客为“情绪价值”买单。五感沉浸设计。服务细节创新。会员体系运营。火锅不只是食物。是体验。是记忆。
流量突围。线上线下一把抓。短视频营销。本地生活平台。私域流量池。让顾客成为你的传播者。
回到朱光玉
朱光玉会倒下吗?可能不会。总部已介入处理。会员退款有序进行。员工薪资优先解决。全国200多家门店正常运营。海外马来西亚店开业即火爆。日均翻台7轮。
但这次事件暴露了加盟模式的风险。一个代理商的非餐饮投资。就能让一个区域业务停摆。品牌方需要更强监管。更好风险隔离。
火锅的未来
火锅行业规模仍在增长。2024年达6175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6500亿元。市场还在。机会还在。只是玩法变了。
未来属于两类企业:具备供应链优势的头部企业。通过品类创新突围的新势力。要么做大而强。要么做小而美。中间的最难受。
火锅的本质从未改变:好吃是基础。效率是核心。体验是壁垒。当别人卷价格时。你要卷价值。当别人追流量时。你要建信任。
今晚想吃火锅吗?想想那些排队的。想想那些关门的。想想那些创新的。一口锅里。煮的是人间百态。商业万象。
食客们继续享用美食。创业者继续追逐梦想。行业继续洗牌升级。这就是餐饮的轮回。这就是商业的常态。
活下去。就是胜利。
来源:萌宠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