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又喂死了?这4个坑才是罪魁祸首!老农教你几招,救活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10:00 2

摘要:夏末秋初,正是西葫芦生长的关键期,但不少农户发现自家的西葫芦出现了萎蔫、死棵甚至腐烂的情况。其实,这多半是因为踩了这几个“坑”!

夏末秋初,正是西葫芦生长的关键期,但不少农户发现自家的西葫芦出现了萎蔫、死棵甚至腐烂的情况。其实,这多半是因为踩了这几个“坑”!

最近不少菜农抱怨,西葫芦长着长着就不行了,有的还没长大就烂了,有的先是萎蔫然后整棵死掉。尤其是8月初台风“海葵”侵袭浙江以后,很多地区的西葫芦受灾严重。

其实啊,西葫芦死棵烂苗并非无药可救,主要是咱们没找对病因。今天就让老农带大家看看西葫芦死亡的四大“罪魁祸首”,并教大家几招急救措施。

第一大坑:积水过多,根系呼吸困难

西葫芦这东西喜湿但怕水涝,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台风、暴雨频繁。土壤中积水过多会导致西葫芦烂根、烂果。根系泡在水里就像人被淹在水里一样,无法呼吸,最后只能窒息而死。

判断方法很简单:看看雨后地里是不是长时间有积水,植株根部是不是已经变褐变色。

第二大坑:施肥不当,好心办了坏事

很多农户觉得肥多力量大,结果反而把西葫芦“烧”死了。西葫芦对肥料需求量大但不耐浓肥。特别是未腐熟的农家肥,或者一次性施太多化学肥料,都会导致烧根现象。

施肥过浓后,你会看到西葫芦的叶子边缘像被开水烫过一样,慢慢整株就萎蔫了。

第三大坑:温度不适,高温高湿惹祸端

西葫芦最喜欢20-25℃的温度,一旦超过30℃,就容易出现植株徒长,消耗过多养分,导致果实还没长大就腐烂了。加上雨季空气湿度大,更是雪上加霜。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西葫芦不仅容易腐烂,还特别容易发生病毒病。你会发现叶片出现斑驳、皱缩,生长明显受阻。

第四大坑:病害侵袭,软腐病最常见

西葫芦容易感染菌核病、灰霉病和软腐病等病害。特别是软腐病,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

染病后,病部先呈褐色水浸状,后迅速软化腐烂如泥,有些病瓜从发病到整果腐烂仅几天时间,并且会散发出臭味。

老农教你几招,救一棵是一棵!

知道了原因,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抢救措施了。大家要根据自己西葫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排水是第一要务:雨后立即清理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对于低洼积水田块,要使用水泵强制排水,确保2小时内田间无明显积水。记得排水后等土壤稍干时浅锄一下,增加土壤透气性。

施肥要科学:已经出现肥害的,立即浇大量清水稀释肥料浓度。未来追肥时要用稀薄的液肥或腐熟肥,避免一次性施太多。同时可以喷施0.1%磷酸二氢钾+5%腐殖酸液,促进新根萌发。

控制温度有妙招:夏季可以采用遮阳网遮荫降温。及时去除西葫芦老叶、病叶、过密叶等,以促进田间通风透光。有条件的可以考虑搭建简易塑料拱棚,在暴雨前覆盖避雨。

病害防治要及时:一旦发现病株要随时摘除,并撒石灰或淋灌病穴。发病初期可以选用70%绿得保悬浮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等药剂,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记住啦:西葫芦抢救要抓住黄金48小时,雨后或者发现问题后要立即行动。根据植株受灾程度不同,抢救措施也要灵活调整。轻度受灾的可以通过抢救措施恢复,重度受灾的则要考虑补种或改种其他作物了。

只要避开这四大“坑”,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你的西葫芦就有救了!希望大家都能种出丰收健康的西葫芦!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