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高考进入最后 20 天冲刺阶段,不少孩子压力大到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咱当家长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孩子休息不好影响考试状态。别慌!今天就唠唠这事儿,分享几个实用又接地气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紧张就是睡不着怎么办?#
家人们,高考进入最后 20 天冲刺阶段,不少孩子压力大到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咱当家长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孩子休息不好影响考试状态。别慌!今天就唠唠这事儿,分享几个实用又接地气的解决办法。
先搞明白为啥睡不着
孩子失眠可不是矫情,背后原因能揪出一大串。最直接的就是高考这座 “大山” 压得人喘不过气。每天海量刷题,模考成绩起起伏伏,再看看周围同学都在拼命学,孩子心里能不慌吗?到了晚上,白天没解完的数学题、没背熟的古诗词,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循环播放,想睡也睡不着。
生活节奏乱套也是关键。有些孩子为了多学一会儿,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又得早起上学,生物钟彻底被打乱。还有的孩子,临近高考突然改变作息,以前十点睡,现在硬撑到十二点,身体根本适应不了,失眠自然找上门。
咱家长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比如总问 “复习得咋样了”“这次模考多少分”,或者反复念叨 “高考决定命运”,看似是关心,其实在孩子听来全是压力,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
从生活细节改善睡眠
想要孩子睡个好觉,先从生活习惯下手。卧室就是孩子的 “睡眠基地”,灯光换成暖黄色小夜灯,睡前拉上遮光窗帘,把手机、平板都锁在卧室外,别让蓝光刺激大脑。再给孩子换套柔软亲肤的床品,枕套选带薰衣草香的,闻着就能放松不少。
作息时间必须调整回来!别让孩子熬夜刷题了,哪怕白天没学完,到点也得关灯睡觉。刚开始可能睡不着,那就让孩子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听点轻柔的白噪音,慢慢找回生物钟。白天抽半小时让孩子出去活动活动,散散步、打打球,运动能分泌多巴胺,缓解压力,但记住睡前两小时别剧烈运动。
当好孩子的 “情绪灭火器”
比起生活上的照顾,心理疏导更重要。家长要学会当 “树洞”,少讲道理多倾听。孩子抱怨压力大时,别急着否定 “这有啥好怕的”,而是搂着孩子肩膀说 “妈知道你累,想哭就哭出来”。平时多陪孩子翻翻相册,聊聊以前运动会拿奖、竞赛获奖的事儿,帮孩子找回自信,告诉 TA“你一直都很优秀,这次也没问题”。
也可以和孩子畅想高考后的生活,比如计划一场毕业旅行,聊聊想学的新技能,让孩子知道高考只是人生一站,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等着,转移 TA 的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
睡不着别干着急,试试这些小妙招
万一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别让 TA 干熬着。倒杯温热的牛奶,加点蜂蜜,色氨酸能帮助放松神经;打盆 40 度左右的热水,让孩子泡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浑身热乎乎的更容易入睡。要是脑子还在 “高速运转”,教孩子试试 “呼吸冥想法”:闭上眼睛,慢慢吸气 4 秒,再缓缓呼气 6 秒,心里默数呼吸次数,注意力一转移,身体也跟着放松下来。
高考倒计时 20 天,家长稳住心态比啥都重要。咱别把焦虑传染给孩子,用轻松的态度、温暖的陪伴,给孩子吃下 “定心丸”。只要生活作息调整好,心理压力疏导开,再搭配这些助眠小妙招,孩子一定能睡个好觉,精神抖擞上考场!要是在照顾孩子过程中还有其他难题,随时来唠,咱们一起想辙。
来源:烨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