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32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高血压,号称“沉默杀手”,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被“突然通知”。而诸如头晕、心悸、脖子发紧这些症状,往往已经提示血压出了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尤其是40岁左右的群体,被高血压“盯上”。
这时候,医生常会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多运动。那么问题来了——快走,作为人人都能做的运动方式,真的能降血压吗?效果到底有多大?每天快走一小时,对40岁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是“白费力”,还是“救命药”?
别小看快走,它可不只是“散散步”那么简单。快走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指出: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4-9mmHg。这个降幅,相当于一颗降压药的效果。
而2021年《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上的一项系统回顾分析了近40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周累计150分钟快走,可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平均下降6.9mmHg,舒张压下降4.9mmHg。如果坚持下来,效果不输药物,副作用却几乎为零。
快走虽然简单,但效果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强度。对于40岁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快走60分钟,其实刚好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标准。
快走时,心率应维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间,即感到微微气喘但还能说话(而不是上气不接下气)。这种状态下的快走,能更有效地激活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一氧化氮释放,从而让血管舒张,血压自然下降。
而且,相较于跑步、 HIIT等强度较高的运动,快走对膝关节的冲击更小,心率波动更平稳,更加适合中年人长期坚持。
先说答案: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得很好。高血压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高盐饮食、肥胖、应激、睡眠障碍等。快走可以改善其中的很多环节,却无法逆转所有。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是:高血压一旦确诊,大概率需要终身管理。
不过,快走的好处远不止于“降几毫米汞柱”的血压。它还可以: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减少内脏脂肪,减轻体重
缓解焦虑压力,改善睡眠
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梗、脑卒中
这些变化,可能不会立刻体现在血压计上,但却是影响高血压进程的关键因子。
有人说自己每天上下班走一个小时,结果血压还是高,这是为什么?问题就出在“走的方法不对”。
要想快走真有效,需做到以下几点:
1. 步速要够快
以每分钟100~130步为宜,走到略微喘气,仍可正常说话为标准。太慢等于散步,太快容易诱发心率不齐,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2. 时间要够长
不少研究表明,连续快走30分钟以上,才会真正启动降压机制。每天分两次各30分钟,早晚各一次,也完全可行。
3. 姿势要正确
抬头挺胸,手臂自然摆动,脚跟先着地。别低头玩手机,也别背手踱步。正确姿势能减少膝盖负担,提升运动效果。
4. 坚持最重要
快走的降压效果是“积累型”的,需要至少坚持8周以上。很多人刚开始几天觉得没变化就放弃了,那就等于白走。
40岁是一个分水岭,这个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身体的血管弹性还没完全退化,动脉硬化尚处于早期。如果此时能主动干预,逆转“高血压进程”仍有可能。
一项发表于《中华高血压杂志》的研究指出,在40~50岁人群中,坚持运动干预6个月以上,血压控制率可达71.2%,远高于未运动干预组。
但如果放任不管,等到50岁后再开始,“血压记忆”已经形成,血压调节机制紊乱,那时再想靠快走降压,效果将大打折扣。
虽然快走对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但提醒一句:它不是降压药的替代品。如果你的血压已经超过收缩压160mmHg或以上,还伴随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建议先通过药物将血压稳定,再结合快走进行辅助控制。
另外,患有糖尿病、心律不齐、关节病、严重肥胖等基础疾病者,在进行快走计划前,务必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快走只是生活方式改变的一部分。真正想让血压稳定,必须做到:
少盐控油:每日食盐不超5g,远离腌制品和重口味
戒烟限酒:烟酒对血管伤害极大
保持体重:BMI控制在24以下,腰围控制在90cm(男)/85cm(女)以内
规律作息:睡眠不足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定期监测:家中常备血压计,每周至少监测3次
如果你已经40岁,血压开始波动,不妨从今天开始,换上运动鞋,走上半小时,看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不是每一个快走的人都能立刻降压,但每一个坚持快走的人,身体一定比昨天更健康。
参考资料: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ffects of Walking on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年第31卷第7期.
来源:中医科普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