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出版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有关主管部门、出版行业协会、文化科技企业、出版智库等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上,备受瞩目的《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
8月27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出版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有关主管部门、出版行业协会、文化科技企业、出版智库等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上,备受瞩目的《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作为首部系统研究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的年度报告,其编研与出版标志着出版业对融合发展这一重大时代命题的认识深化与实践总结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了解,《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民卫生出版社人卫研究院、人教研究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出版研究中心等10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共同编写。
报告立足出版融合发展实际,从总体态势、主要成效、规模结构、重点业态、技术赋能、队伍建设、思考展望、典型案例、专家访谈等方面开展系统梳理研究,全面展现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现状。
同时,该报告实现了6个方面的重大创新: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出版融合发展”概念内涵,为行业发展界定了清晰的方向;二是首次开展大规模出版融合发展专项调研,获取了丰富且全面的一手资料;三是首次系统摸底我国出版融合发展情况,让行业发展现状清晰地呈现出来;四是首次总结提出出版融合发展的4种模式,即数字化出版产品与服务、纸数融合产品、自有新媒体运营、自研技术与平台对外服务,为出版单位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路径;五是首次对出版融合发展重点业态进行梳理,有助于出版业更好地把握发展重点;六是首次由10家出版智库联合攻关,集合了多方智慧与力量,提升了报告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提出了未来出版融合发展需要把握的趋势,为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点亮了灯塔:未来,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以政策为导向推动行业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发展资源整体性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更加注重以数据驱动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构建,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更加注重全面提升传播效能,让优质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更加注重“资产化+金融化”的发展路径,为出版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更加注重“大出版”格局塑造,打破界限,构建更广阔的出版生态。
当日,会上还进行了以“先进技术赋能出版业态创新”为主题的出版融合发展专题研讨。多位与会嘉宾展开了出版界与技术界的深刻对话,围绕如何以先进技术赋能出版业态创新,深入挖掘出版融合发展创新模式与优秀经验,集思广益破解深度融合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