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听说现在有不少村子想搞集体产业,但总不太顺。有老乡说现在农村人手不够,年轻的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剩下老人小孩搞不动啥大事。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有人说出来了,当时湖北监利有个棋盘乡的党委书记,给总理写过一封信。
最近听说现在有不少村子想搞集体产业,但总不太顺。有老乡说现在农村人手不够,年轻的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剩下老人小孩搞不动啥大事。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有人说出来了,当时湖北监利有个棋盘乡的党委书记,给总理写过一封信。
2000年3月,这位书记在信里写了农村最真实的情况:农民太苦,农村太穷,种地根本挣不到钱。他说农村像被洪水冲垮了一样,年轻人往外跑根本拦不住。那时候国家开始重视三农问题,他本人还上了《南方周末》年度人物。
当年其实有机会大干一场的。有些地方想搞集体经济,像浙江有些乡镇办工厂、开市场,慢慢富起来了。可大多数地方没跟上,棋盘乡那个书记也是尽力了,但上面政策变来变去,下面根本跟不上节奏。
现在再看农村还是老样子,年轻人走了就不回来。村里想搞合作社种菜养鸡啥的,可缺人手缺技术,有的合作社刚建起来,年轻人又出去打工了,最后只能散伙。前两天看到新闻说某县想用数字平台盘活闲置房子,可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搞不好又要砸手里。
当时棋盘乡书记提的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农村为啥留不住人?因为挣钱慢,基础设施差,看病上学都不方便。有亲戚在东北,他们村的工厂早几年倒了,剩下一堆负债没人敢碰。南方有些村倒是能搞文旅,但得有能人带,没人才啥都白搭。
政策倒是年年有,去年中央文件还说要发展集体经济。可实际落实难,比如要成立股份合作社,村民意见就不统一。有的怕亏钱不入,有的想多占股份。前几天有报道说成都搞了个共享农房系统,但具体效果还没看到,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见效。
其实这些年也有亮点。像有些村子搞直播卖特产,年轻人回来当主播,带火了当地产品。但这种成功案例不多,多数还是在试错。前阵子听个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说,想建个有机蔬菜基地,但找投资谈了半年都没下文,钱不好拿。
说到底农村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以前机会没抓住,现在还得慢慢摸索。有的地方靠种特色作物活下来了,有的靠政府补贴维持。总的来说,农村要发展得有人、有项目、有政策配合,光靠政府发文件或者村民自己瞎折腾都玩不转。
二十年前的问题现在还在,说明这事真不简单。能做的只能是稳扎稳打,别再重复走弯路。农村要富强起来,得等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来,还得有好项目能把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干。
来源:恬静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