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退休后,连续参加了去年在非洲坦桑尼亚举行的第10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和今年在欧洲捷克的第110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两届大会给我的感觉是——“中国风”越刮越大。去年国际世界语大会报名名单的东亚世界语者包括:日本30名、韩国28名、中国32名;今年则有日本27名、
我在退休后,连续参加了去年在非洲坦桑尼亚举行的第10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和今年在欧洲捷克的第110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两届大会给我的感觉是——“中国风”越刮越大。去年国际世界语大会报名名单的东亚世界语者包括:日本30名、韩国28名、中国32名;今年则有日本27名、韩国36名、中国47名(包含香港和台湾地区各一名)。从参加大会的这三国报名人数上看,中国已经稳坐冠军位置……这要感谢多年来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为我们参会的世界语者中大部分是普通退休人员,没有高官巨商,而我们也不需要举债赴会,这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出国旅行。
笔者(左)在国际大会期间与韩国世界语协会会长徐镇洙(新当选国际世协副主席)合影 (摄影 黄小龙)
今年会后,我们还去了德国柏林,去波兰华沙造访了世界语《第一书》的出版地和柴门霍夫的墓地,以及柴门霍夫博士故乡比亚韦斯托克和波兰古都克拉科夫等地。有人说我们是“朝圣团”,有人说是“扫墓团”,没关系,反正我们都是学习或接触世界语几十年的世界语爱好者,我们认可世界语的伟大理想。我们认为,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和世界语旅行团是对世界语的一种支持,更可以借此机会用世界语在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世界语事业影响力方面做出一点贡献。
今年的国际世界语大会,我有了几点参会感想:
被外国参会者羡慕了一把
一年一度的国际世界语大会是全球各国世界语组织和世界语爱好者的一次盛会,可以反映出各国世界语运动发展的情况。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深受与会者关注。中国政府对世界语的支持受到国际世界语界普遍点赞。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世界语组织,得到国家支持,这是很多外国世界语组织望尘莫及的。大会开幕式上,世界语者们看到,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参赞出席盛会,大会展厅内树立着介绍中国对外交流成果的精致系列展板,以及内容丰富的大会“中国日”主题活动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世界语事业的支持和世界语服务于中外交流的诸多努力。
对此,有些国际友人不禁问道,为什么中国政府支持世界语?我向他们解释,中国世界语事业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漫长的民族解放事业中世界语者一直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正是这种关系保证了中国世界语事业的持续发展。可以说,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中国世界语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而且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希望全球世界语者都能共享这一伟大的历史机遇,推动人类和谐友爱相处。
我们离亚洲第一还有多远?
现在来自中国大陆的参会者人数已经亚洲第一了,加上不少国外居住的华裔世界语者参会,给我的感觉,好像中国世界语者无处不在。只是,令人不解的是,领跑亚洲世运百年的日本世界语者在大会中越来越少,当年洪亮的日本声音不见了。对此我感到有点不适应,因为我确实接受过不少日本世界语者的帮助,至今他们的身影还在我脑海中晃动……可以说,当年那些日本世界语朋友的确给了中国民间世界语者不小的支持。另外,我还感到,韩国世界语的顶峰时期已经过去,似乎也难以更上一层楼。反而是中国世界语事业还在蓄势待发,在世界语教学活动、读书活动、线上口语练习、领跑国际经贸活动等方面都还有潜力可挖。总之,我们在参会人数上已经令人瞩目,只是在声音上还不尽如人意——中国世界语界的“机关枪”太少,大会上可以“抢风头”的人太少。
参会的中国世界语者,图中举绿星旗者为笔者
这要怎么办?我们可以继续进行读书活动,坚持口语拉练;组织诸如腾讯周末世界语会议这样的活动等等,必然会有成效。我们学习世界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其中之一就是要到国际大会讲好中国故事。希望明年在奥地利举办的第11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参加,更多的中国世界语者“开坛”讲演,在国际世界语大会上再刮“中国风”。
哪些方面的“中国风”还需增强?
我感觉,今年大会上缺少了一点中国特色文化,没有了去年的太极拳表演,参会的茶艺表演者也深藏不露,这是因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参加了俄罗斯2025世界语文化周,错过了在捷克展示中国特色文化的机会。我建议,既然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太极拳表演队和世界语茶艺表演者应组织起来,到明年的奥地利大会表演,让各国参会代表品尝一下中国特色。甚至,会书法的老师也可以现场挥毫泼墨,展示中国的文字之美,还有近年兴起的广场舞,也可以在大会上亮相……让我们中国众多参会者从旁观国外文化的局外人变成主动展示中国的文化大使。
第110届国际大会期间,笔者在会场外眺望布尔诺古城
世界语从来就不是什么纯学术活动,而是人类语言大同的伟大实践活动。这一伟大的实践活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由世界语起到媒介作用。为此,我们要动员更多的人参加大会,鼓励我们的初学者、支持者也参加世界语大会——不是为了有意思,而是感到有意义。也就是让大家感受到,是自己在亲身参与人类语言大同的实践活动,在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这也将推动国际世界语大会的“中国风”越刮越大。
来源:中国报道世界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