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该收了!早一天晚一天都亏,3个“验熟诀窍”教你掐准时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21:45 1

摘要:咱种花生的老乡都知道,这活儿打春播时就开始盼——把种子埋进土里,夏天顶着日头薅草、追化肥,汗珠子掉地上能摔八瓣,足足盼大半年,就等秋天挖果见回头钱。可这花生采收最是“差一天都不行”:早收一天吧,荚果没长饱,剥出来全是小颗粒,秤上见不着分量;晚收几天更糟,果子要

咱种花生的老乡都知道,这活儿打春播时就开始盼——把种子埋进土里,夏天顶着日头薅草、追化肥,汗珠子掉地上能摔八瓣,足足盼大半年,就等秋天挖果见回头钱。可这花生采收最是“差一天都不行”:早收一天吧,荚果没长饱,剥出来全是小颗粒,秤上见不着分量;晚收几天更糟,果子要么扎进土里捡不着,要么在壳里发了芽,一年的辛苦直接打了水漂!今天就跟大伙儿唠透采收的门道,尤其是3个判断成熟的小技巧,就算是新手,一看也能会。

先跟咱算笔实在账:你知道不?花生收前15到20天,那可是正经的“长肉期”!这会儿的花生,天天往荚果里攒养分,一天就能多涨个8到10斤——说白了,早收10天,就等于白白扔了近百斤的产量,多可惜!而且早收的花生,壳薄、仁儿小,不管是留着当种子,还是拉去集市卖,人家都压价,根本卖不上好价钱。

可要是贪多等晚了,麻烦比早收还大。秋天一降温,露水也多,地里潮得很,成熟的花生荚果容易从果柄上掉下来,埋在土里,你弯腰扒半天都捡不干净,白瞎了;更要命的是,有些荚果在壳里就发了芽,剥开一看,仁儿上顶着白芽,吃也吃不得,种也种不了,直接成了废果。所以说,花生采收这事儿,掐准时间比啥都重要!

每种花生都有自己“该熟的日子”,就跟咱养娃似的,到了岁数才长大。咱播种的时候就得把品种特性记牢,别等叶子黄了才慌慌张张算天数。

比如常种的“越南罗汉果花生”,它长熟大概要120天——你从播种那天开始数,到110天就得多留意,120天前后就到采收的好时候了;要是种的是本地早熟的“小粒花生”,可能100天就够了,得提前查好品种说明,别等人家都收完了,你还琢磨“再长几天会不会更饱”,那可就晚了。

这儿教咱个土办法:播种的时候,在菜园边插块小木牌,写上品种名和播种日子,到时候一眼就能看着,比记在手机里还靠谱。去年邻居张婶就犯过这错,种的早熟花生忘了记日子,等看见村西头老李收了才着急,结果晚了5天,落了不少果,后悔得不行。

花生快熟的时候,棵子会主动给咱“递话”——它不再往叶子上使劲长,而是把养分全给地下的荚果,所以茎叶会慢慢“变样”。

你去地里瞅:先看茎秆和叶子,从原来的深绿色变成浅绿色,再慢慢发黄,跟人老了头发变白似的;接着中下部的叶子会开始掉,大概掉一半的时候,就说明养分快送完了;最关键的是看“叶子闭不闭”——没熟的花生,晚上叶子会悄悄拢起来,跟睡觉盖被子似的,早上再展开“干活”(光合作用);等花生熟了,不管早晚,叶子都耷拉着不闭合了,这就等于跟你说:“我不干活了,果子已经长够了!”

要是你家的花生棵子,已经黄了叶、掉了叶,叶子还不闭合,那第一步的“成熟信号”就全齐了。

光看棵子还不够,最保险的是“拔几棵看看果子”——这可是判断花生熟没熟的“金标准”,错不了。

找几棵长得中等的花生棵子,双手抓住根部,轻轻往上拔(别太用劲,免得把果柄拉断),把根部的土抖干净,重点看3点:

- 捏外壳:熟了的花生壳,用手一捏硬邦邦的,不软趴趴,壳上的纹路得清清楚楚,跟刻上去似的,不是那种模糊的浅印子;

- 看果柄:果柄和荚果连的地方,得干干的,轻轻碰一下不容易掉(要是一碰就掉,说明熟过了);

- 剥壳看:把壳剥开,里面裹着仁儿的那层白软皮(咱都叫它“海绵皮”),得变成黑色或深褐色,仁儿得饱满、有光泽,不能皱巴巴的。

要是这3点都占了,那你家的花生就真熟透了,赶紧组织人采收;要是海绵皮还是白的,仁儿也小,那就再等3到5天,别着急挖。

其实种花生不算难,难的是“最后这一步”——掐准采收时间。收早了,产量低、品质差;收晚了,落果发芽、白忙活一场。记住这3个招:记准品种长熟的天数、看茎叶黄不黄掉不掉、拔棵验果看壳和海绵皮,就能把花生的“最佳采收期”抓得准准的。

今年你家种了几亩花生?现在棵子开始黄了没?要是拿不准熟没熟,不妨按我说的拔两棵看看,评论区咱唠唠情况,互相提个醒,争取今年都能收上满仓的好花生,卖个好价钱!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