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在头还是尾?今年冬季是冷是暖?答案来了,早看早准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20:56 1

摘要:处暑节气刚刚走过,暑热虽渐行渐远,但午后的阳光依旧炙热,早晚的凉风却已带来初秋的讯息。农谚说得好:“处暑天还暑,秋凉白露后”。真正的凉爽,还需等待白露的降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的千年吟唱,早已为这个节气染上了一层诗意的露华。

处暑节气刚刚走过,暑热虽渐行渐远,但午后的阳光依旧炙热,早晚的凉风却已带来初秋的讯息。农谚说得好:“处暑天还暑,秋凉白露后”。真正的凉爽,还需等待白露的降临。

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气,不仅牵动着气候的转变,更藏着预测冬季冷暖的古老智慧

白露,作为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今年白露交节时刻为9月7日16时51分,标志着仲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此时,北方大地清晨的草木上可见露珠晶莹,南方虽仍有余热,但早晚已有凉意袭来。正如农谚所描绘:“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此时农作物行将成熟,大地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另一则农谚“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更是生动刻画了此时的农忙场景:棉花吐絮,黄豆变黄,水稻成熟,农民们正忙碌于秋收秋播之间。白露节气,无疑是农业生产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在缺乏现代气象科学的古代,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出许多富含智慧的农谚,用以预测天气变化。“白露在头,三九穿单衣;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便是其中一例。

这句农谚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它建立在一个核心观点上:白露节气在农历月份中出现时间的早晚,能够预测当年冬季的冷暖趋势。

为什么古人如此关注白露的时间?因为白露时节气温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反映了大气环流和冷空气活动的早晚强弱,这与冬季冷暖密切相关。

“白露在头,三九穿单衣”,这句农谚中的“头”指的是农历月的上旬。也就是说,如果白露节气出现在农历八月初一至初十这段时间,预示着当年冬天将会比较温暖。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通常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而“穿单衣”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意思是这个本应最冷的时候却不那么寒冷,冬天整体偏暖。

从气象学角度理解,白露在月初,表明冷空气活动提前,秋季降温较早。这种情况下,冬季冷空气活动反而可能不那么活跃,导致冬天相对温暖。

与之相反,“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则是指:如果白露节气出现在农历八月二十至月底(尾),就预示着当年冬季将会异常寒冷。

“冻死牛”同样是一种夸张说法,意为冬季极其寒冷,连耐寒的牛都可能被冻死。这暗示的是一个冷冬的现象。

这种预测的逻辑在于:白露来得晚,说明冷空气活动推迟,秋季降温较晚。这样一来,冬季冷空气活动往往更为活跃和强烈,容易导致严寒天气。

今年白露在何时?冬季是冷是暖?

那么今年白露究竟在头还是在尾?2024年的白露交节时间为公历9月7日16时51分,对应农历甲辰年七月十六。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一个问题:白露不是通常出现在农历八月吗?怎么今年却在七月?

这是因为今年农历有个“闰六月”,导致节气时间相应提前。七月十六这个时间点,既不在月初(头),也不在月尾,恰恰位于月中。

老人们对于这种情况也有说法:“白露在中,瑞雪兆丰年”。白露出现在月中,预示着这是一个气候正常的年份,冬季将有祥瑞的降雪,为来年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预示丰收的好年景。

白露节气不仅指导着当下的农事活动,还蕴藏着预测未来气候的古老智慧。今年白露“在中”的特殊性,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冬季有了更多期待。

来源:黄泥鳅Vlo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