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都第几回了?地铁里刷短视频的能不能戴耳机啊!"最近,上海网友的吐槽又刷屏了。有人崩溃表示:"每天通勤像在听露天演唱会,从《最炫民族风》到土味短剧,耳朵都要起茧子
这都第几回了?地铁里刷短视频的能不能戴耳机啊!"最近,上海网友的吐槽又刷屏了。有人崩溃表示:"每天通勤像在听露天演唱会,从《最炫民族风》到土味短剧,耳朵都要起茧子
早在2020年,上海就明文规定地铁里禁止手机外放,甚至有人因此被行拘。但现实是——记者蹲点多条线路发现,车厢里只有一张巴掌大的禁令海报,贴在连接处角落;广播里"禁止外放"的提醒,6站路才能听到1次。难怪有乘客劝阻时反被怼:"谁说不能外放?贴哪儿了?"
网友支招:用魔法打败魔法!
有人建议学北京地铁,把"禁止外放"做成洗脑循环广播;有人调侃:"下次遇到外放的,我就跟着他视频一起唱,看谁先尴尬!"还有人说得更绝——直接掏出蓝牙音箱,对着对方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
说到底,公共空间需要"双向奔赴
地铁是城市的镜子,既需要管理方把提醒做到"抬眼即见",也得靠乘客自觉把"耳机"当成文明标配。毕竟,你不想听别人的神曲,别人也不想被你的电话会议轰炸。下次想外放时,不妨想想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小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