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人鼻子底下一张嘴,用好了是纳福之门,用不好就是招灾的祸端。这不,村口的张老汉刚给儿子下了葬,就疯了一样地大哭大叫,捶胸顿足,说都怪自己管不好一张嘴,害了儿子,只恨世上没有后悔药,若早知道,说啥也不会给那小蛇一铁锹!
人人鼻子底下一张嘴,用好了是纳福之门,用不好就是招灾的祸端。这不,村口的张老汉刚给儿子下了葬,就疯了一样地大哭大叫,捶胸顿足,说都怪自己管不好一张嘴,害了儿子,只恨世上没有后悔药,若早知道,说啥也不会给那小蛇一铁锹!
故事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那时的张老汉还叫张来贵,是个正值壮年的庄稼汉。他和媳妇成亲十几年,却始终没个一儿半女。在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孩子的人家总是矮人一截。那些与他交恶的人,背后都戳着他的脊梁骨叫"绝户张"。
张来贵心里憋着股邪火,脾气越来越躁,整日沉着一张脸,眉头拧成个疙瘩,见谁都没好气,活像谁都欠了他几吊钱似的。他媳妇是个温顺性子,知道丈夫心里苦,从不敢多言多语,只默默操持家务,暗自垂泪。
那是民国二十三年的夏天,老天爷像是忘了下雨这回事,一连三个月没见一滴雨。村后小山下原本有个大水洼积成的池塘,如今被太阳晒得见了底,只剩下一个个难看的烂泥坑。
这天晌午,张来贵扛着铁锹从山下过。有平整的土路他不走,偏要横穿过干涸的水洼,想省点脚程。可那路看着近,走起来却费事,深一脚浅一脚的,沾了满鞋的泥水。张来贵嘟嘟囔囔地咒骂:"这该死的水坑,要干就干得彻底点,拖泥带水地脏了老子的鞋!"
正骂着,他忽然看见前面一个泥坑里有活物在动。走近一瞧,原来是条一尺多长的小黑蛇,只有手指粗细,正在泥水里打滚,像是被太阳晒得晕了头,想在泥水里躲躲凉。
张来贵是个庄稼人,见惯了蛇鼠。虽然这小蛇浑身漆黑,不同于常见的草蛇,可又细又小,他根本没放在眼里。见那小蛇在泥水里扭动个不停,他心里没来由地涌上一股烦躁劲儿,也不知道是厌烦那蛇,还是想起了那些嘲笑他绝户的村民。
他冲着小蛇"呸"了一声,恨恨地骂道:"穷折腾个啥?龙游浅滩还要遭虾戏,你这车辙里的泥鳅难成龙,再折腾你也上不了天!晒死你才好呢!"
说来也怪,那小黑蛇似乎听懂了张来贵的话,突然停下扭动的身子,抬起头直直地盯着他看。那一双小眼睛黑得发亮,竟让张来贵心里打了个突。
忽然间,那小蛇拱起身子猛地一弹,直奔张来贵脖颈而来!张来贵吓了一跳,下意识抡起铁锹就是一下子,正中小蛇七寸,将它拍飞出去,远远落在另一个积水洼里。张来贵追上去还要打,可那小蛇三两下钻进烂泥里,不见了踪影。
张来贵愤愤不平,往泥水里啐了一口:"人要是不顺,喝凉水都塞牙,这么条'细麻绳'也敢冲老子龇牙,真是倒霉透顶!"
那天晚上,张来贵饭也没吃,独自喝了几盅闷酒就躺下了。他媳妇知道他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说话,悄悄熄了灯,在黑暗里独自流泪。
张来贵借着酒劲,迷迷糊糊做了个梦。梦里好大一片青山绿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迎面走来一个黄衫老者,额角峥嵘,气度不凡,正冲着张来贵嘿嘿直笑。
张来贵没好气地问:"你笑个啥?认得我?"
老者摆摆手,道:"我虽然不认得你,可'承蒙'你替我教训儿子,说他是车辙里的泥鳅难成龙。我为这'难成龙'的儿子愁白了头,你教训得好!如今我倒要送你个儿子,看你这个当爹的如何养出一条龙来,可好?"
张来贵神魂飘荡,只听见黄衫老者说要送他儿子,嘻嘻笑着应道:"有儿子当然好,我就不用再被人笑话绝户啦!我张来贵的儿子自然是要成龙的,嘻嘻......"
正笑着,耳边听得鸡叫声,张来贵伸个懒腰转醒过来,恍惚记得梦中之事,心想自己真是想儿子想疯了,做个梦也这么离奇。要是真的该有多好?只是那老头是谁?莫不是挨了一铁锹的小黑蛇,回家找了老爹去告状?连蛇鼠都有父有子,咋他就绝了后呢?哎,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想啦不想啦!
说来也怪,做了这个梦之后刚入夏,张来贵媳妇多年没有动静的肚子竟然一天天鼓了起来。来年开春,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哭声震天响。张来贵得意洋洋,专门抱着儿子去那些以前骂他绝户的人门前转悠,出了多年的怨气。
老来得子,张来贵给儿子取名"天龙",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儿子玩。这孩子从小就被宠得无法无天,三岁就能抢邻居孩子的糖吃,五岁就敢朝大人吐口水,七岁上学堂,气走了三个先生。
村里人都说这张家小子是个泼皮无赖,人见人厌,狗见狗烦。唯独张来贵觉得好,他媳妇骂儿子几句,他都挡着:"孩子小懂什么?小孩就是要淘气,长大了才有出息呢!你没听人说吗,淘小子出好的,淘闺女出巧的!"
等到张天龙长到十七八岁,越发不学好了。坑蒙拐骗样样精通,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鬼混,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张来贵这才觉得事情不妙,想要管教,却已经晚了。说他几句,儿子就瞪眼:"老不死的,管得着吗?"说得烦了,抡起拳头就往老父亲身上招呼。
快六十的张来贵愁得背都驼了,跟自己老婆子念叨:"这小子不成器啊,车辙里的泥鳅难成龙,将来可如何是好?"
他自己说完,忽然觉得这话耳熟得很。静下心来细细一想,猛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做的那个梦。原本模糊的记忆,此刻倒像是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闪过,记得分明。
张来贵大约是老了,被儿子磨得也没了脾气,对那些神啊鬼的故事传说都上了心。他暗自思忖:莫不是这儿子真有什么来历?得找人算算去。
这一算不要紧,那算命先生掐指一算,眉头紧锁:"张来贵,你命中无子啊!这儿子来得稀奇,竟是个讨债鬼。你可是得罪了哪路仙家?"
张来贵心里"咯噔"一下,想起挨了铁锹的小黑蛇和梦中的黄衫老者,一股脑都讲了出来。
先生听罢大惊失色:"哎呀呀,张老汉你可真是遭了妄言的灾祸啦!那老者必是龙王无疑。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你瞧不起那小黑蛇,出口伤人,龙王护子心切,岂能不怒?没有让你病痛缠身,反倒送你一个儿子,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这儿子是来讨债的,将来必闯下大祸呢。如今之计,你还是好生管教你儿子吧,省得后悔莫及!"
张来贵听了信了八九分,可那忤逆子已经养成,想要再管教,哪那么容易?他趁儿子睡觉时将房门锁住,却被儿子从里面砸了个大洞。老两口上前阻拦,反倒挨了一顿打骂。家里的钱被搜刮了个干净,儿子跑到外边十天半月不回来,回来也只是伸手要钱。
张来贵的儿子过了二十岁,小打小闹已经满足不了他。他跟着一群酒肉朋友,赌博斗殴,无所不为。张来贵家里常来一伙讨债的,吃吃喝喝不说,走的时候将家里能搬的都搬走了。张老汉老两口六十来岁,过得像是乞丐,只差没去沿街讨饭了。
就在张天龙二十五岁这年,到底是出了大事。他在外边与人打架,被人捅了几刀,当场毙命。老两口白发人送黑发人,下葬的钱都是借来的。
坟前,张来贵老泪纵横,直扇自己的耳光:"都怪我啊!都怪我当年嘴下不积德,得罪了龙王,送来这么个讨债鬼,还不如当初没生过啊!我那一铁锹,害了全家人......早知这样,我就将那小黑蛇供起来,也许儿子还能活着哩......这真是我的报应啊!"
围观的村民无不唏嘘。有几个老人低声议论:"这张来贵啊,就是吃亏在一张嘴上。当年要是积点口德,何至于此?"
"可不是嘛,那小黑蛇说不定真是龙子龙孙呢。人家落难时不但不帮一把,还出口伤人,动手打杀,能不遭报应吗?"
"这世上哪有什么后悔药啊!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管不好自己的一张嘴巴,迟早要招灾惹祸。"
从此以后,张来贵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坐在儿子坟前,一坐就是大半天。有人听见他喃喃自语:"管好嘴,积点德......管好嘴,积点德......"
可惜,这道理他明白得太晚了。
世上之事,皆有因果。口出恶言,终遭恶报;心存善念,必有善果。人人都有一张嘴,用好了是纳福之门,用不好就是招灾的祸端。这个道理,张来贵用一生的悲剧读懂了,却再也换不回他的安宁晚年。
所以啊,诸位看官,切记谨言慎行,多积口德。须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老话可不是白说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你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一生的命运呢。
来源:摩登小站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