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荷仙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3 14:50 2

摘要:永州零陵县往南三十里,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因村中多为何姓人家,故称何家村。村东头住着一户贫寒人家,当家的何老汉年近六旬,与老伴何氏膝下仅有一女,名唤秀姑。这秀姑生得眉清目秀,尤其一双杏眼灵动有神,虽穿着粗布衣裳,却掩不住那股子灵气。

永州零陵县往南三十里,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因村中多为何姓人家,故称何家村。村东头住着一户贫寒人家,当家的何老汉年近六旬,与老伴何氏膝下仅有一女,名唤秀姑。这秀姑生得眉清目秀,尤其一双杏眼灵动有神,虽穿着粗布衣裳,却掩不住那股子灵气。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何秀姑便挎着竹篮出了门。她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裙,腰间系着一条褪色的红绸带——那是去年生辰时母亲用嫁妆里最后一块好料子给她做的。

"爹,娘,我去采些莲蓬回来。"秀姑轻声对屋内说道,生怕惊醒了还在熟睡的双亲。

何老汉在屋内咳嗽了两声:"丫头,早些回来,莫要往深山里走。"

"女儿晓得。"秀姑应了一声,轻手轻脚地关上了吱呀作响的柴门。

夏末的山间晨雾缭绕,秀姑踏着露水往村后的荷花池走去。这条路她走了千百遍,哪处有坑洼,哪处有碎石,她都了然于心。自十二岁起,她便每日入山采集野果、野菜供养双亲。何家仅有三分薄田,收成勉强够交赋税,一家人的口粮多半靠秀姑这双手从山林间寻来。

荷花池位于半山腰一处平缓地带,池水清澈见底,四周古树环绕。此时正值荷花盛开时节,粉白相间的花朵在晨光中摇曳生姿,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秀姑挽起袖子,将裙摆掖在腰间,赤脚踏入池中。清凉的池水漫过脚踝,她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莲蓬,时而弯腰掐下一两朵新鲜的荷花,准备带回家插在瓦罐里装点简陋的屋子。

"这朵给娘,她最爱荷花的清香。"秀姑轻声自语,将一朵半开的粉荷小心翼翼地放入篮中,"这朵给爹,放在他床头,夜里咳嗽能好些。"

日头渐高,秀姑的竹篮已装了大半。她擦了擦额角的汗珠,正要上岸,忽听池畔传来一阵脚步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老翁拄着藤杖,正在池边徘徊,似在寻找什么。

老翁身着灰色道袍,腰间系着一条褪色的黄丝绦,面容清癯,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看见池中的秀姑,连忙拱手作揖:"小姑娘,老朽打扰了。"

秀姑连忙还礼:"老伯不必多礼,可是迷了路?"

老翁捋须叹道:"老朽欲往青峰山访友,不想山路曲折,竟迷失了方向。"

秀姑闻言一惊:"青峰山?那还在三十里外呢!如今天色已晚,老伯一人行路恐有不便。"她看了看渐暗的天色,毫不犹豫地说道,"不如先到寒舍歇息一晚,明日一早,我爹可以带您抄近路去青峰山。"

老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摇头道:"怎好叨扰?"

秀姑已麻利地上了岸,穿上草鞋:"老伯不必客气,这山中夜里有野兽出没,独行实在危险。"说着,她已收拾好竹篮,"请随我来,寒舍虽简陋,但粗茶淡饭还是有的。"

老翁见她言辞恳切,终于点头:"既如此,老朽就厚颜相扰了。"

回村的路上,秀姑怕老翁腿脚不便,特意放慢脚步,还不时提醒他注意脚下的碎石。老翁跟在她身后,目光落在少女轻盈的背影上,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何家夫妇见女儿带回一位陌生老翁,初时有些惊讶,但听罢缘由,立刻热情相迎。何老汉拉着老翁的手说道:"老哥来得正好,今日秀姑采了些新鲜莲藕,咱们一起尝尝。"

晚饭虽简单——一碟清炒莲藕,一碗荷叶粥,一壶自家酿的米酒——但四人围坐一堂,倒也其乐融融。老翁与何老汉谈天说地,从庄稼收成说到朝廷政事,竟无所不知,令何老汉啧啧称奇。

夜深人散,秀姑将自家最好的被褥铺在客房,又端来热水给老翁洗漱。老翁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红艳艳的桃子:"小姑娘,今日多亏你热心相助,老朽无以为报,这枚山桃权当谢礼。"

秀姑连忙摆手:"老伯太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翁却执意将桃子塞入她手中:"此桃非寻常果子,你且尝尝。"

秀姑推辞不过,只得接过。那桃子入手温润,竟散发出淡淡的金光。她迟疑地咬了一口,顿觉一股清甜汁液流入喉中,随即化作暖流涌向四肢百骸。刹那间,她感觉身体轻如羽毛,眼前景象也变得格外清晰,连屋外树叶的颤动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这..."秀姑惊讶地望着老翁。

老翁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孩子,善心自有善报。天色已晚,去歇息吧。"

秀姑迷迷糊糊回到自己房间,刚躺下便沉沉睡去。梦中,她看见自己站在云端,周围祥云缭绕,仙鹤翩跹。一位仙风道骨的道人向她走来,正是白日里那位老翁的模样,却年轻了许多,背负长剑,手持拂尘。

"我乃吕洞宾,见你心地纯善,特来度你。"道人声音清朗,"今日所食乃瑶池仙桃,可涤荡凡尘浊气。今授你吐纳之法,助你早登仙籍。"

说罢,道人手指轻点秀姑眉心,一股清流涌入脑海,种种奇妙法诀顿时了然于心。秀姑在梦中跟随道人学习呼吸吐纳、导引之术,不知不觉间,竟能离地三尺,凌空而立。

"啊!"秀姑一声惊呼,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真的悬浮在床榻之上。她慌忙落下,心脏怦怦直跳。窗外,东方已现鱼肚白。

秀姑轻手轻脚地起床,想起梦中情景,试着按照所学的法子呼吸吐纳。令她震惊的是,体内竟真有一股暖流随呼吸游走,所到之处,说不出的舒畅。

"难道..."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浮现在她脑海,"那位老伯真是神仙?"

她推门而出,想去客房求证,却发现房门大开,老翁已不见踪影,唯有床榻上留有一张字条:"缘起性空,道法自然。他日有难,持荷相唤。"

秀姑拿着字条发愣,忽听父亲在院中惊呼:"秀姑,快来看!"

她急忙跑出去,只见院中那口多年干涸的老井,此刻竟涌出清冽的泉水,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片新鲜的荷花瓣。

何老汉激动得胡须直颤:"奇了!真是奇了!那位老哥定非凡人!"

此后数日,秀姑身上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她发现自己能预知一些小事:比如知道母亲何时会头疼,提前备好草药;预感到天要下雨,及时收好晾晒的谷物。更神奇的是,每当月明之夜,她在荷花池边打坐时,竟能离地飞起,虽不过丈余高,却已足够让她确信那日的奇遇并非幻觉。

一个月后的清晨,秀姑正在池边采莲,忽见池水无风自动,中央泛起阵阵涟漪。她定睛看去,水中竟浮现出邻村张老汉家房屋起火的景象。

"不好!"秀姑丢下竹篮,拔腿就往邻村跑去。她从未跑得如此之快,两旁的树木化作模糊的绿影,不到半刻钟便赶到了三里外的张家村。

果然,张老汉家的柴房正冒着浓烟,火苗已蹿上房梁。秀姑大喊救火,村民们纷纷提着水桶赶来。混乱中,张老汉的小孙女被困在火场中,哭喊声被浓烟淹没。

秀姑不假思索,闭目默念梦中学会的法诀,竟感觉身体轻飘飘地浮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飞入火场,将小女孩抱了出来。

"仙姑!何仙姑!"村民们纷纷跪拜,口称神奇。

秀姑连忙摆手:"大家快别这样,我只是..."她话未说完,忽见远处山路上走来一人,正是那日赠桃的老翁,此刻却是一副中年道人打扮,背负长剑,笑吟吟地望着她。

"师父!"秀姑脱口而出。

道人哈哈大笑:"好个灵性的丫头,竟已能施展腾挪之术。"他走到秀姑面前,轻抚她的头顶,"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吕洞宾的弟子了。"

村民们闻言,更是惊得连连叩首。吕洞宾从袖中取出一枝含苞待放的金荷,递给秀姑:"此乃南海紫金莲,可作你的法器。持此荷者,能治百病,解千灾。"

秀姑恭敬接过,那金荷入手便化作一道金光没入她的掌心,随即在她额间浮现出一朵小小的莲花印记,熠熠生辉。

吕洞宾满意地点点头:"你本有仙缘,更难得的是心怀慈悲。记住,仙道贵生,当以济世为怀。"说罢,他脚下生云,飘然而起。

"师父且慢!"秀姑急道,"弟子还有许多不解..."

吕洞宾的声音从云端传来:"三月之后,永州大疫,当以荷露救之;明年夏日,零陵大旱,可引池水灌田。时机到时,你自会明白。"

转眼间,道人已消失在白云深处。秀姑站在原地,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白玉瓶,瓶中盛着晶莹的液体,散发出荷花的清香。

从此,何家村出了位"何仙姑"的消息不胫而走。起初,秀姑还不习惯这个称呼,但渐渐地,她接受了这个身份,开始用师父留下的荷露为乡亲们治病。普通的头疼脑热,一滴便好;多年的顽疾,三滴见效。

三个月后,永州果然爆发瘟疫,染病者高热不退,药石罔效。秀姑想起师父的嘱咐,连夜采集百朵荷花的露水,又加入自己指尖渗出的三滴鲜血——那是她修行所得的真元。混合后的荷露分发下去,竟真能克制瘟疫,救活了无数百姓。

第二年夏天,零陵县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禾苗枯黄,田地龟裂。秀姑来到干涸的荷花池边,将手中金荷抛入池中。霎时间,池底涌出清泉,荷花竞相绽放,池水顺着沟渠流向干渴的农田。更神奇的是,那水流过之处,禾苗返青,枯树发芽,仿佛时光倒流。

"仙姑显灵了!"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来到何家村跪拜致谢。秀姑却总是谦逊地说:"此乃师父所赐,非我之功。"

随着年岁增长,秀姑的道行越来越深。她能腾云驾雾,日行千里;可预知吉凶,避祸就福;手持荷花,能治百病。但她始终不忘初心,每日仍会为年迈的父母采莲煮粥,只是不再需要赤足跋涉,而是踏着一朵祥云往来于山水之间。

这一日,秀姑正在云端采药,忽见东方紫气东来,吕洞宾脚踏祥云而至,身后还跟着六位形貌各异却同样仙风道骨的人物。

"徒儿,你已功德圆满,今日便随为师位列仙班吧。"吕洞宾笑着说道,指了指身后众人,"这几位都是你的师兄师姐,我们并称'八仙'。"

秀姑——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何仙姑——回头望了望何家村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不舍。

吕洞宾了然于心:"孝道已尽,仙缘当续。你父母自有福报,不必挂怀。"

何仙姑点点头,整了整衣冠,向父母所在的方向拜了三拜。当她起身时,身上的粗布衣裳已化作七彩仙衣,手中的竹篮变成了一枝金光灿灿的荷花法器。

"走吧。"铁拐李拄着铁拐笑道,"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还等着咱们呢。"

何仙姑嫣然一笑,脚踏荷花,随七位仙人冉冉升起。地面上,何家村的百姓们仰头望见这一幕,纷纷跪地祈福。从此,"何仙姑"的名号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也是百姓心中慈爱济世的象征。

据说,每逢人间有大灾大难,总能看到一位手持荷花的仙女显灵相救;而那些心地善良、孝顺父母的女子,有时会在梦中得到她的指点。何家村后的那个荷花池,更是四季花开不败,池水常年不竭,成为一处远近闻名的仙境。

来源:故事大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