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于咏航:用文化音符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02:12 2

摘要:夜幕下的春华镇茶文化广场,晚风裹挟着歌声与欢笑,首届乡村大舞台歌王争霸赛初赛完成了第二场的比赛争夺。这场已经持续10天的文化盛宴背后,站着一位眼神明亮、步履沉稳的策划者兼主持人——退伍军人于咏航。从军营到乡村,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春华航哥”的创业者,用军人的

夜幕下的春华镇茶文化广场,晚风裹挟着歌声与欢笑,首届乡村大舞台歌王争霸赛初赛完成了第二场的比赛争夺。这场已经持续10天的文化盛宴背后,站着一位眼神明亮、步履沉稳的策划者兼主持人——退伍军人于咏航。从军营到乡村,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春华航哥”的创业者,用军人的坚毅与情怀,在乡土间搭建起文化桥梁,让乡村的夜晚绽放别样光彩。

2018年,脱下军装的于咏航回到家乡春华镇。望着熟悉的田野与村落,他没有选择安稳的工作,而是带着军人特有的闯劲踏上创业路。“部队教会我‘敢想敢干、善作善成’,乡村需要文化活力,这就是我的新战场。”他瞄准乡村文化建设的空白,决心用文化唤醒乡土魅力。

创业初期并非一帆风顺,前期他一边经营餐饮,一边密切关注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寻求突破口。2023年,他决心举办首届春华夜集,筹备时资金短缺、商户疑虑、场地协调等难题接踵而至。于咏航挨家挨户拜访商户,用军人的真诚打动大家:“咱们一起把夜晚盘活,让乡亲们有处去,让日子更红火。”连续一个月,他每天只睡6小时,白天协调场地电力,晚上完善活动方案,嗓子哑了就含着润喉片继续沟通。最终,首届夜集吸引60多个摊位入驻,日均客流量突破10000人、日均销售额超10万元,成为镇上首个夜间文化集市。

在他的策划版图里,文化活动始终扎根乡土。春节前的春华年货节,他坚持“让农民当主角”,专门开辟农产品直销区,组织农户带着新鲜蔬果、手工特产参展。2023年年货节上,他设置“爱心摊位”“本地专位”,帮助残疾人、农户吆喝带货,三天销售额达50万元,让乡亲们带着笑脸过年。而腊月的村晚、五月的春华好集更是重头戏,他走遍全镇9个行政村挖掘民间才艺,让种地的大叔、养猪的阿姨、上学的孩子都能登上舞台。有些老艺人顾虑重重,不想参加,在他的鼓励下首次登台,台下掌声雷动时,老人湿润的眼眶让于咏航更加坚定了方向。

“文化活动不能只图热闹,要让乡村特别是村民真正受益。”这是于咏航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策划此次歌王争霸赛时,他创新性地引入直播模式,白天带着团队拉赞助、调试设备,晚上上台主持、观察数据、剪辑影片,针对农村网络特点优化直播策略。当看到70岁大爷抱着孙子参赛的画面在直播间获赞近30万,当发现自发聚集的夜宵摊越来越多、摊位生意红火,他知道这些努力都有了意义。10天直播累计曝光超100万人次,被网友关注的参赛选手“摇摆哥”一炮而红,不仅让春华歌声传遍全网,更带动民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增收,实现了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多年来,于咏航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办活动时他是总指挥,搬物资时他是排头兵,遇到问题时他总能第一个站出来。团队里的年轻人说:“航哥常说‘退伍不褪色’,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与担当。”镇文化站负责人说:“于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每年都要整出点新花样,受到了村民的热捧。”从春华夜集到年货节,从村晚到歌王争霸赛,他策划的每一场活动都带着“接地气、有温度”的特质,没有华丽的噱头,却充满乡土气息与人文关怀。有村民记得,前年年货节突遇降雪,他熬夜检查设施、协调取暖设备;有商户难忘,年货节滞销时他亲自上阵推介产品。

如今的春华镇,夜晚不再寂静。每当文化广场亮起灯光,乡亲们就知道,那个穿着朴素、笑容憨厚的退伍军人又在为大家张罗着热闹。于咏航说:“乡村振兴需要文化赋能,我只想做个‘文化摆渡人’,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的美。”随着歌王争霸赛初赛进行,春华镇的文化热潮还在延续,而于咏航和他的团队早已开始规划下一场活动,要让乡土间的歌声与欢笑,永远嘹亮、永远温暖。

从军营到乡村,于咏航用军人的赤诚与智慧,在文化创业的道路上步履铿锵。他的故事,是退伍军人扎根基层的生动写照,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鲜活注脚。在春华镇的田野上,这位“文化创客”正用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活动,编织着乡村幸福生活的新图景。

本文来自【星沙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