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 延安革命纪念馆带来别样“开学第一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17:13 2

摘要:薪火相传八十载,红色基因育新人。在这个意义非凡的秋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创新之姿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开学第一课”。

薪火相传八十载,红色基因育新人。在这个意义非凡的秋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创新之姿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开学第一课”。

8月25日,晨曦微露,北关小学操场红旗招展,全校师生庄严肃立。国歌嘹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革命精神与青春梦想交相辉映。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蔺瑞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题,在国旗下深情开讲。她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爱国情怀化作勤学动力——这不是口号,而是刻进心灵的誓言。

升旗仪式后,6位讲解员分组进入班级,带来两堂别开生面的特色课程。《延安小油灯——照亮征程的光》课堂上,跳动的灯火仿佛穿越时空,将孩子们带回到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油灯下运筹帷幄、书写辉煌的感人故事,让一盏小油灯照见的不仅是光明,更是不灭的信仰。

《革命沙盘——会说话的土》互动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特制沙盘前,孩子们用木棍绘制革命地图、标注重要遗址,每一粒沙子都在诉说着峥嵘岁月。历史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的温度,是直抵心灵的共鸣。

“把红色教育带进课堂,看着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真的很有感触。”北关小学老师宋建梅动情地说,“讲长征故事时,他们会为小红军捏把汗;唱红歌时,小嗓子亮得很。这些故事成了他们能摸到的温暖。有孩子课后说‘要像先烈一样勇敢’,这一刻,我们播下的不只是知识,更是让他们懂珍惜、有担当的种子。”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超难忘。”北关小学学生刘语琛说,“看着跳动的灯火,听着革命故事,我好像走进了当年的窑洞,特别佩服先辈们的信念。以后我也要不怕困难,把红色精神传下去。”

与此同时,在王家坪红军小学,另一场红色盛宴正在上演。讲解员张洁以《红星照耀中国》为脉络,从国际视角还原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张丽娜则以《南泥湾的老镢头》为题,讲述359旅官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一把老镢头,木纹里全是奋斗的痕迹,也让孩子们读懂了“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真正内涵。

“在校园里讲红色故事,没有距离感,孩子们听得投入、想得深刻。”王家坪红军小学相关负责人称赞道,“两个故事一个讲初心、一个讲奋斗,角度互补,帮孩子全方位读懂革命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阵地,以实践互动、故事宣讲等鲜活形式,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是在孩子心中播下红色种子,更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赓续精神血脉,为青少年成长注入丰厚的精神养分。

红色基因在传承,时代新人在成长。这个秋天,革命传统教育以如此生动的方式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鹏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