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品介绍页没人看完?留资率低?可能不是内容不够多,而是逻辑不够对。本文将从数据触发、信任飞轮、价值交付三个维度,提供一套适用于B端官网改版的内容重构方法,帮你把“我能做什么”转化为“为什么选我最省心”。
产品介绍页没人看完?留资率低?可能不是内容不够多,而是逻辑不够对。本文将从数据触发、信任飞轮、价值交付三个维度,提供一套适用于B端官网改版的内容重构方法,帮你把“我能做什么”转化为“为什么选我最省心”。
这段时间,我开始把过往项目经验沉淀成文字。
写出来,既是梳理方法,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今天这篇,是来自我在复盘官网改版项目时,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竞争激烈、客户认知高度成熟的B端市场,产品介绍到底怎么写,才能第一眼就让客户觉得“这家可以选”?
01 数据触发:漂亮的页面,却留不下客户盘点官网数据,我观察到一个现象:
许多用户打开了产品介绍页,但却停留不久;离开后,要么直接跳出,要么转去看「公司介绍、客户案例」;最终,留下信息的用户少之又少。
结果是:内容完整,但对客户决策毫无帮助。
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在用错误的逻辑写内容?
02 为什么FABE框架不适用了很多B2B产品介绍,习惯用FABE写法:
Feature(功能)Advantage(优势)Benefit(收益)Evidence(案例)这种写法在市场教育初期确实有用,因为客户需要被科普。
但今天,大客户早已被反复教育过,他们真正关心的是:
👉 我能不能放心把项目交给你?
换句话说,FABE 在成熟市场里,很容易沦为自说自话。
03 新逻辑:让客户觉得“省心可选”复盘后我意识到:
产品介绍不是要写得多全面,而是要在客户浏览的每一步,帮助他们减少信息搜索和决策成本。
核心转向是:
功能≠关键差异亮点≠信任背书案例≠可复用价值真正要传递的,是:
✅ 差异化能力
✅ 交付确定性
✅ 客户背书
一句话总结:从 “我能做什么” → 切到 “为什么选我最省心”。
那页面要怎么做?
我的尝试是构建一个「信任飞轮」:
四步飞轮:
到页即得:首屏就看到“在哪些复杂场景更稳”,不用扫长文也能懂。轻量摘要:用1页纸摘要换邮箱,例如《12周项目上线时间表》——客户周会上能直接复用。工具化升级:留名片可下载「可直接用的模板」,比如《典型案例指标表》《SLA边界清单》预约评估:提供30分钟沟通机会,帮助客户梳理现状,并带走一份定制化诊断。当价值清晰,留资就从「被索取」变成「我想要」。
结语💭互动思考:
你的产品介绍,是在堆功能,还是在帮客户减少犹豫?客户愿意留下联系方式,是因为感兴趣,还是因为你给了他一份实在的价值?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