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地处庄浪河灌区的永登县,凭借富硒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天然禀赋,将陆地瓜果产业作为特色农业突破方向,以规模化种植夯基、品牌化运营提效、链条化延伸增值,成功推动田间“小西瓜”蜕变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地处庄浪河灌区的永登县,凭借富硒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天然禀赋,将陆地瓜果产业作为特色农业突破方向,以规模化种植夯基、品牌化运营提效、链条化延伸增值,成功推动田间“小西瓜”蜕变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永登县始终坚持“科技赋能+标准引领”,锚定旱砂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筑牢产业根基。在七山乡、柳树镇、连城镇等区域划定核心种植区,建成3个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搭建起“骨架”。种植环节中,绿色技术广泛应用,“有机肥替代+膜下滴灌”技术既改善土壤肥力,又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瓜果绿色安全。同时,当地探索制定《永登旱沙瓜种植技术规程》,从育苗、施肥到采摘全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每一颗西瓜品质稳定。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还引进“黄玉3号”“永沙蜜”“小麒麟瓜”3个特色品种,经检测,这些品种甜度较普通西瓜提升2-3个糖度,口感更佳。截至目前,永登县西瓜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鲜瓜超55万吨,优质果率稳定在90%以上,“好品质”成为永登西瓜的核心竞争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永登县深知品牌对产业增值的重要性,大力实施“品牌强瓜”行动。积极推进“永登旱砂瓜”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强化地域特色农产品辨识度;精心设计“砂土地里的甜”“富硒的更健康”等系列包装,通过视觉语言传递产品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销售渠道拓展上,构建起“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流通体系。线下依托“经纪人+对口帮扶单位”模式扩大影响力,建立“县有集散中心、镇有收购点、村有代办员”的三级流通网络,与天津宝坻、浙江台州等城市商超签订直供协议,年销售额超200万元;线上鼓励引导农户入驻电商平台,借助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业态,年线上瓜果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占总销量的30%,让永登西瓜通过“云端”走向全国消费者餐桌。
为打破传统种植产业“靠天吃饭、一季盈利”的局限,永登县推动“种植+加工+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挖掘产业多元价值。在加工端,成功培育6家旱砂瓜种植加工企业,围绕西瓜开发出西瓜酱、冻干瓜片、瓜汁饮料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将“卖鲜瓜”向“卖产品”转变,目前西瓜深加工转化率提升至10%,年加工产值达800万元,有效解决了鲜瓜存储难、易滞销的问题。在文旅端,依托瓜田资源打造“瓜田采摘+沙地乐园”农旅融合项目,以中堡镇田园牧歌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建成14个瓜果采摘园、6家休闲农庄,推出西瓜采摘、沙地游玩、农家体验等特色活动,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行业发展,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真正实现“一瓜多吃、四季盈利”。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惠及农户,永登县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2000余户农户(其中脱贫户386户)纳入产业发展链条。合作社为农户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解决农户“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此外,西瓜种植、采摘及深加工环节还季节性吸纳农村劳动力4000余人次,临时务工人员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如今,陆地西瓜产业已成为永登县名副其实的“甜蜜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永登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