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程序员倒在厕所,长期熬夜竟致脑梗!“喝水都要练习半个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6 13:08 3

摘要:30岁,正是人生刚“开挂”的年纪,按理说应该是熬夜写代码、白天开会提需求、周末撸串打游戏的黄金岁月。结果呢?一个程序员凌晨去厕所的路上突然倒下,醒来后连喝水都得“练习”半个月。

30岁,正是人生刚“开挂”的年纪,按理说应该是熬夜写代码、白天开会提需求、周末撸串打游戏的黄金岁月。结果呢?一个程序员凌晨去厕所的路上突然倒下,醒来后连喝水都得“练习”半个月。

脑子没了主控,身体像被拔了电源。脑梗,真的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套餐。

问题来了,年轻人怎么也中招?程序员常年熬夜敲代码、喝咖啡续命、坐着不动,难道真的会把自己熬出个脑梗死?不抽烟不喝酒,连夜宵都点低脂的,怎么还是逃不过?

关键是,倒下的不是别人,是身边无数个“我”:加班族、社畜、打工人。

坐办公室的、盯电脑的、久坐不动的、天天熬夜的、饮食不规律的,是不是都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这事到底有多严重?还有救吗?

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不吓唬人,但你要是看完还想继续熬夜……那我只能送你一句保重。

先说点硬核的。脑梗,全称脑梗塞,是指脑部某块区域的血管被堵住了,血过不去,脑细胞就缺氧坏死。

别以为是老人才得,年轻人脑梗发病率这几年在悄悄上升,尤其是30—45岁的中青年,已经成了新高危人群。

你以为这病是“突然”的,其实它是“日积月累”的。每天熬夜、缺觉、压力大、外卖当饭、饮水量少、三餐不定、运动为零……这些都是在给脑梗“铺路”。不是你命不好,是你日子过得太野

熬夜是最大元凶。咱们身体里白天负责嗨、晚上负责修的机制,全靠休息维持。你一晚不睡,身体就像服务器崩了缓存,啥都乱套。

长期熬夜直接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飙升、心率加快、血液变粘稠,这时候,血管就像马路上堵车,轻则慢慢走,重则直接“堵死”。

再说久坐。很多程序员一天坐十几个小时,脚都肿成水煮馒头,还不觉得奇怪。久坐会让下肢血液回流变慢,静脉容易形成血栓

这玩意儿一旦脱落,顺着血液上蹿下跳,运气不好就堵到脑子去了,直接引发脑梗。

水喝太少,也是大问题。很多人一天连500毫升都喝不到,血液浓稠得跟糖浆似的。尤其是夜晚,本来身体就脱水,如果你白天又没补水,凌晨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段。

你以为你是在省厕所,其实你在赌命。

还有个被忽略的隐形杀手:高血压。不少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因为平时没症状。一测血压,吓一跳。

长期高血压让血管壁受损,动脉粥样硬化提前登场,血管变窄变脆,一堵就栽。

再讲讲血脂异常。很多人看着瘦,体检一查,三酰甘油飙上天。吃外卖、奶茶、炸鸡、烧烤,嘴是一刻没停过,肝脏累成搬砖工人

血脂高了,血液就像油汤子,流速慢、成分杂,更容易形成斑块,堵住血管。

压力大也不是一句“加油”就能扛过去的。长期焦虑、精神紧绷,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升高皮质醇水平,影响身体代谢,加剧血压、血脂问题。

很多人表面上是情绪稳定的社畜,实际上身体已经在默默报警。

说到这儿,咱不能只讲吓人的,还得说点实际的。

第一,规律作息。别把凌晨两点当正午,真不是你命硬,是你年轻。每天尽量在11点前睡觉,保证6—8小时的深度睡眠,别再拿“我不困”当借口,困是你感受不到了,身体可没忘记。

第二,适度运动。不是非得撸铁跑马拉松,哪怕每天走走路、做做伸展操、骑个共享单车,哪怕在办公室站起来走两圈,都比一坐一天强。

运动能提高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第三,多喝水,少喝甜饮料。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摄入1500—2000毫升水,不口渴也得喝。别用饮料代替水,尤其是奶茶党,那糖分和脂肪只会让你离脑梗更近一步。

起床后一杯温水,睡前半杯,白天分多次喝。

第四,控制饮食结构。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东西,增加蔬菜、全谷物、豆制品的摄入。别老盯着肉吃,肠胃也很累

血脂高的朋友要特别注意,油炸、动物内脏、蛋黄、奶油蛋糕这类东西,少碰为妙。

第五,定期体检。体检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尤其是血压、血脂、血糖,这“三高”年轻人也扛不住。建议每年查一次,如果有家族史或者生活方式不健康,可以半年查一次,早发现早干预。

第六,管理情绪压力。精神内耗、焦虑失眠、社交倦怠……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可以通过冥想、做运动、写日记、跟人聊聊等方式缓解。

情绪问题如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要考虑就医,别抗着。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别以为年轻就能硬抗。30岁的身体不是铁打的,血管老化的速度比你想象的快。等你突然发现“喝水都要练”,那就是身体直接给你发红牌了。

生活节奏再快,也得给身体留个喘气的空间。不要在该睡觉的时候还在卷,不要在身体报警的时候还在装没事。脑梗不是“老年病”,是“生活方式病”。别等身体拉黑你,才想起来要善待它。

那你有没有想过:
你每天喝够水了吗?
你多久没运动了?

你上次体检是啥时候?
你现在还能一口气上五楼不喘吗?

写到这,如果你正坐在电脑前、手边是奶茶、眼前是凌晨一点,那你真的该停一会儿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梗塞诊疗指南(2021年修订版)》

来源:曹医师健康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