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石破茂啦!时隔10天,92岁在日老华侨凌星光再次发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5 18:35 2

摘要:8月24日,时隔10天,92岁的凌星光先生给东亚信息网编辑转来他老人家撰写的最新文章,还是关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但这次,凌老不是继续建议石破茂首相9月3日去北京参加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而是根据新情况改了,这次是建议石破茂今年年底即12月份访华并在北京

8月24日,时隔10天,92岁的凌星光先生给东亚信息网编辑转来他老人家撰写的最新文章,还是关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但这次,凌老不是继续建议石破茂首相9月3日去北京参加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而是根据新情况改了,这次是建议石破茂今年年底即12月份访华并在北京发表“历史谈话”。反正,凌老是盯上石破茂了,不知道能否如他所愿。文章全文如下:

图示:2024年1月28日,凌星光先生在日本劳动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祝酒并致辞↑(摄影:东亚信息网记者)

称为石破政权“指导员”的山崎拓先生,在8月21日播出的BS-TBS《报道1930》节目中表示,石破将履行至2027年的任期,而其“核心意图”在于“阻止台湾有事”。这一见解极为耐人寻味。

一、石破政权的三种可能性

石破政权因在众议院选举、东京都议会选举、参议院选举中三度失利,党内“逼宫”声浪高涨。据称约一半议员要求其下台,约三成主张其留任,约两成态度摇摆不定。

今后的发展存在三种可能性:

1. 短期:秋季辞职

即提前举行总裁选举的情况。在7月28日的两院议员恳谈会及8月8日的两院议员总会上,接连出现了对石破的猛烈批评。8月19日召开了总裁选举管理委员会的首次会议,补充了委员缺额。预计8月下旬将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手续细节,似乎将采取记名投票方式。8月底将公布参院选举总结,并森山干事长表明其去留。9月初,石破可能宣布辞职,或决定举行总裁选。

2. 中期:年末辞职

若不举行总裁选举,则属此类。石破首相圆满完成了8月的战败纪念相关活动,提升了声望,并成功举办了8月下旬的“第9届非洲开发会议”。9月至11月安排有一系列外交活动,中途下台困难,因此预计会坚持到年末。在内政方面,他需要顺利应对可能在10月召开的临时国会。

3. 长期:至2027年9月

若能度过今年后半年,则有望形成稳定的政权框架,极可能持续到2027年。其原因将在下节分析。

二、成为相对长期政权的可能性及原因

普遍观点认为,在世界局势动荡、石破政权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他将在年末前被迫辞职。然而,石破正逐渐迎来有利局势,正如山崎所言,极可能成为长期政权。

1. 并非一时的舆论支持

尽管7月20日的参院选举失利,但过去一个月石破内阁支持率上升。有人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但更可能具有持续性。因为石破是在第五次总裁选举中才终于当选,从整个过程看,与其说依靠党内多数支持,不如说是依靠舆论成为首相。此外,他本身坚韧好学,能忍受外部压力,这一点不可忽视。

2. 自民党内缺乏有力挑战者

虽不断有人鼓吹“倒石破”,但派阀已解散,正如山崎所言,不易形成“大块头”力量。前安倍派虽发动批评,但受困于“金钱与政治”丑闻,遭舆论反感。总裁兼首相掌握着强大的人事权,随着时间推移,对石破的批评注定会减弱。

3. 在野党难以统一

当前自公政权是少数执政党,在野党若步调一致,随时可通过不信任案推翻石破内阁。但第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发展受阻,比例代表票大幅下滑,丧失了统率在野党的资格。因此,在野党缺乏统一领导人,反倒给予石破政权与各在野党交易的机会。

4. 石破与在野党的广泛人脉

石破重视与在野党的对话,被称为党内的“在野派”。因此,在过去十个月,即便在众议院处于少数执政地位,也能通过“部分联盟”(按政策合作)的方式推动法案通过。凭借此经验,在众参两院的少数执政状态下,他完全可能继续通过“部分联盟”应对,或组成“自公+1”的新执政联盟。

5. 凸显石破特色的契机

上台十个月来,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局势下,石破特色几乎未能彰显,例如修改与美军基地相关的地位协定、改善中日关系等。但从去年到今年,中美关系等国际局势正迎来重大转折点,在安全保障与外交方面,石破正迎来展现自身特色的良机。

图示:2019年6月18日,凌星光先生在大阪G20与日中关系学习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摄影:东亚信息网记者)

三、举起石桥湛山的旗帜,于年内在北京发表历史谈话

世界显然正处在历史性转折点——美国的衰退与中国的崛起。日本作为唯一的核爆受害国,可以成为构建无霸权、无核威胁世界的关键角色。而能担当此任的日本政治家,除石破茂外,别无他人。

1. 石桥湛山思想与石破首相

石破是“石桥湛山粉丝”,推崇清廉政治、小日本主义与自主外交。在去年11月国会的施政演说中,他两度引用湛山言论。2023年6月成立的跨党派石桥湛山思想研究会,他从一开始便参与,是主要成员之一。而现内阁中,包括外相岩屋毅在内的5名成员出自该研究会,因此被称为“石桥湛山内阁”。而这位湛山,在1959年发表过《周恩来-石桥湛山共同声明》。

2.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消解趋势

前首相安倍晋三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其后,前首相岸田又称“今天的乌克兰,也许就是明天的东亚”,进一步加剧紧张。然而,美国已难以维持霸权,开始考虑撤出海外驻军。9月3日的中国阅兵将展示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质战斗力”,美方放弃霸权的进程可能加速。同时,有台湾独立倾向的赖清德政权正陷入危机,“台海紧张”正趋缓和。

3. RCEP与日中经济合作的强化

自从经济安全保障被强调以来,中日经济合作受到了阻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受到了这一影响。这与石桥湛山的小日本主义背道而驰,不仅损害中日两国,更损害整个东亚。日本应在维持日美安保条约的同时,像东盟那样开展对华对美平衡外交。中国一贯坚持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乃至在对东盟、对非洲合作方面也希望与日本携手。

4. 跨党派石桥湛山思想研究会的早期访华

该研究会2023年6月成立时,在第一次学习会上邀请了理查德·戴克先生担任讲师。他是主张中美日协作的傅高义博士的弟子,现正翻译湛山著作。自湛山逝世50周年的2023年前后,日本出现“湛山热”,中国亦已关注。为改善中美关系及中日关系,建议该研究会在10-11月间组团访华,这也有助于为石破首相访华营造舆论氛围。

5. 石破首相于12月8日在北京发表历史谈话

石破首相在8月15日对遗属的讲话中,时隔13年再次使用“反省”一词,并强调“跨世代传承”的必要性。这两点超越了安倍谈话,展现出对受害国的真诚态度。虽然错过了在8月或9月发表历史谈话的时机,但建议于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纪念日在北京发表。这将推动中美和解,并为中日历史问题画上句号。同时重申《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二条的反霸权条款,深化互信,并提出湛山“日中美苏和平同盟”的现代版,走在新时代的前列。

2025年8月24日写于东京

原文题目:《凌星光:石破政权的前景与政局展望》

来源:东亚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