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金饰品质地柔软、延展性强,轻微磕碰便可能留下痕迹,加之其高昂价值,挑选时需格外谨慎——一旦商品出现问题,责任划分极易引发矛盾。
黄金饰品质地柔软、延展性强,轻微磕碰便可能留下痕迹,加之其高昂价值,挑选时需格外谨慎——一旦商品出现问题,责任划分极易引发矛盾。
近日,太原市王村派出所就接到一起相关报警:市民张女士(化名)在金店选购金饰品时,不慎将其掉落在柜台上,销售人员检查发现首饰出现磕痕,要求赔偿,双方协商无果后选择报警。
事发地为茂业天地商场内某金店。
民警到场后,报警人张女士描述了经过:她拿起金饰品查看时,不慎使其掉落在柜台上。
尽管双方均不愿发生此类情况,但张女士坦言自己“一时大意”,且掉落位置仅为柜台台面,并非坚硬地面。
然而,金店销售人员持不同意见。
销售人员表示,黄金饰品质地较软,虽掉落在柜台台面,但饰品仍出现细微损伤,影响二次销售。
按照店内规定,顾客因自身原因导致商品损坏,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可选择购买该饰品,或支付一定维修费用。
但张女士对此解决方案表示无法接受。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张女士认为,销售人员未尽到提醒义务,且“难以确定磕痕是否由自己造成”;而销售人员则坚持“饰品确实受损,顾客应担责”。
经民警耐心调解,最终张女士同意支付100元作为金饰品维修费,双方达成和解,张女士随后离开商场。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黄金饰品掉落纠纷的化解,显现出消费场景中责任厘清的重要性。
黄金等贵重商品的交易,既考验消费者的审慎态度,也对经营者的服务规范提出要求。
消费者在挑选时固然需要小心谨慎,但商家作为专业经营者,更应主动履行提醒义务—— 从提供托盘等防护工具,到明确告知饰品特性及操作规范,这些细节既是对商品的保护,也是对消费者的负责。
当意外发生时,简单以“店内规定” 为由要求赔偿,易引发对立;而消费者若一味否认责任,也难以妥善解决问题。
此次民警调解提供了启示:消费纠纷的化解,既需要双方换位思考,更依赖于事前规则的明确。
唯有商家完善服务流程、消费者增强责任意识,再辅以灵活高效的调解机制,才能让类似纠纷少发生、快解决,让消费环境更添温度与秩序。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