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题词——毛主席手稿背后的故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3 13:23 1

摘要:故事要从 1965 年深秋说起。当时的某一天,大会堂管理局收到一封来自服务员罗丽华牵头起草的的联名信。信纸是普通横格练习本裁下的,工工整整誊抄了 160 多名职工的请求。信中说:我们天天在第一线为首长和外宾服务,可私下里常为一点小事红脸:端茶先给谁?电梯里该不

这是1966年2月24日毛主席为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所作的题词。题词图片来自中央档案馆。内容如下:

要注意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去分析自己和对待人民内部的矛盾。1966年2月24日。

故事要从 1965 年深秋说起。当时的某一天,大会堂管理局收到一封来自服务员罗丽华牵头起草的的联名信。信纸是普通横格练习本裁下的,工工整整誊抄了 160 多名职工的请求。信中说:我们天天在第一线为首长和外宾服务,可私下里常为一点小事红脸:端茶先给谁?电梯里该不该让外宾先上?我们想请毛主席写几句话,当准绳。

信首先被送到周恩来案头。周总理用红铅笔在页眉写了一句:“请主席在方便时予以鼓励。”信封被放进木匣里,一搁就是三个月。因为毛主席从1965年11月起,离京到武汉、长沙、杭州等地调查研究。

1966 年 2 月 22 日深夜,毛主席乘专列返京。两天后的2月24日下午,毛主席突然提出,去大会堂走走。他没有走正门,而是从西侧的职工通道进入,直接到了职工食堂。看见围过来的工作人员,毛主席让他们把罗丽华等十几名服务员请到江苏厅,仔细询问他们平时都有哪些不同意见,大家七嘴八舌说起来。

听完大家的议论,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前述的这句话。当天晚上,题词就被送到大会堂管理局打字室,连夜油印 200 份,第二天清晨贴满大会堂所有后台走廊。

题词的效果显而易见。过去,大会堂宴会厅后侧那条 30 米长的瓷砖过道,是服务员眼里的“战场”,谁托盘端得慢、谁摆花摆歪了,都能吵得脸红脖子粗。题词贴出后,团支部连夜搬来两张折叠桌、一摞搪瓷缸,规定每天班前 10 分钟句型自我批评茶话会。过去,大会堂管理局每月通报“零投诉”红旗班组。题词后,局里把红旗改成“金点子”红旗——谁收到的批评多、改得快,谁就能拿红旗。

1966 年 4 月,大会堂选出第一批“红管家”宣讲队,18 名普通服务员登上小礼堂讲台,用亲身经历讲“怎样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年8月,北京 30 多家宾馆、饭店的服务员分批来大会堂轮训,每人带着一本《批评与自我批评五十例》回去,这是由罗丽华等人把日常小事整理成的口袋书。

来源:岂尽但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