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聊战列巡洋舰别只提英国“无敌级”了!德国这艘冯·德·坦恩级才是真·“狠角色”——1907年服役,比英国同级舰晚1年,却直接揣着283mm主炮登场(英国那会儿才234mm),把“火力碾压”写在船头上!翻资料时发现:它是德国第一级真正的战列巡洋舰,从诞生到一战,每
聊战列巡洋舰别只提英国“无敌级”了!德国这艘冯·德·坦恩级才是真·“狠角色”——1907年服役,比英国同级舰晚1年,却直接揣着283mm主炮登场(英国那会儿才234mm),把“火力碾压”写在船头上!翻资料时发现:它是德国第一级真正的战列巡洋舰,从诞生到一战,每段故事都带着“英德海军掰手腕”的火药味~ 今天从它为啥被造、战场咋开挂到哪处拉胯,全给你们扒明白!
全长171米,宽26米,常备排水量2.2万吨(比之前德国巡洋舰大3倍!),甲板上最扎眼的是4座双联装主炮——283mm口径,炮管粗得能塞下成年人胳膊,前后各两座,侧舷还藏着12门150mm副炮,活像“移动炮台”。
最妙的是外形细节:3根烟囱斜斜往后翘(德国船经典设计),船尾装了“撞角”(那会儿还流行用船撞敌舰),水下藏着4具鱼雷发射管——光这配置,放1907年的港口一停,英国海军见了都得攥紧拳头:“德国这是要直接掀桌子?”
更狠的是动力:用24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高航速24.8节(比英国无敌级快1.5节),跑起来烟囱冒黑烟的架势,远处看像“海上快车”——要知道这吨位能跑这速度,当年得算“黑科技”:为了轻量还快,特意把装甲减薄了(甲板最厚处80mm,比战列舰薄一半),但德国工程师偷偷在弹药舱外加了层100mm装甲,算“藏了手防御”~
生产来历:德国为啥急着造它?被英国“无敌级”逼的!
说真的,冯·德·坦恩级的诞生,纯属“英国递招,德国接招”——1906年英国先搞出“无敌级战列巡洋舰”:把战列舰的巨炮、巡洋舰的速度揉一块,宣称“能追着巡洋舰打,还能躲开战列舰”,直接打破了海军平衡。
当时德国海军急得跳脚:自家巡洋舰最大主炮才210mm,遇上无敌级就是“挨揍”;派战列舰去追?又跑不过(战列舰才18节)。德皇威廉二世直接拍板:“咱也造!但炮要比英国大!速度要比它快!”
于是1906年冯·德·坦恩级在汉堡造船厂开工,1907年就下水(德国造船速度那会儿已卷起来了),光主炮就花了大功夫——283mm炮是专门定制的,射程18公里(比无敌级的主炮远3公里),穿甲弹能打穿200mm装甲,明摆着“你敢来我就敢炸穿你”。
命名也藏着气:“冯·德·坦恩”是19世纪普鲁士陆军元帅(打赢过普法战争),给船起这名,等于告诉英国:“咱不光陆军狠,海军也能叫板!”
用途:战场当“闪电刺客”,专挑英国巡洋舰打
这船服役10年(1907-1917),几乎全程泡在“英德海军对峙”里,干的活全是“精准打击”,完美发挥了战列巡洋舰的“刺客定位”:
1. 北海威慑:跑一圈就让英国不敢随便派船
刚服役那几年,冯·德·坦恩号基本在北海“刷存在感”——1909年跟着德国舰队闯英国近海,故意在多格尔沙洲晃悠,英国派无敌级来拦,结果发现:对方主炮比自己粗一圈,速度还快,追不上也打不过,最后只能远远跟着“目送”。
这事儿直接让英国慌了:赶紧把后续战列巡洋舰的主炮换成305mm(比冯·德·坦恩级还大),英德海军竞赛从这儿才算真“卷起来”。
2. 日德兰海战:1炮炸沉英国“不倦号”,一战封神
1916年日德兰海战,是它最高光的时刻——当时德国舰队想诱杀英国巡洋舰,冯·德·坦恩号当“先锋”,刚冲进战场就遇上英国战列巡洋舰分队的“不倦号”。
双方距离12公里时,冯·德·坦恩号先开火:283mm穿甲弹直接砸中不倦号弹药舱,当场引爆!英国船员回忆:“就看见一团火光冲天,船2分钟就沉了,1000多人就救上来几十人。” 这仗直接让英国意识到: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火力比想象中狠太多。
3. 侦察破袭:仗着快,偷偷摸英国航线
除了正面打,它还干“偷袭活”——1915年绕到英国北海航线,偷偷炸英国的商船队,得手就跑:英国派战列舰追,它24节速度飙起来,转眼就没影;派巡洋舰追,又扛不住它的主炮,只能看着它溜回港口。
不足:“快狠”背后藏硬伤,装甲薄到怕被“反杀”
但别被它的高光骗了——战列巡洋舰“为速度牺牲装甲”的通病,它一点没落下,甚至因为“火力堆太狠”,缺点更扎眼:
1. 装甲薄得像“薄皮饺子”,挨一炮就可能炸
为了塞下283mm主炮还保持速度,它的侧舷装甲最厚才110mm(英国无敌级是152mm),甲板装甲更薄(最厚80mm)。日德兰海战中,它不光炸沉了不倦号,自己也被英国3发305mm炮弹击中:一发打穿侧舷,把副炮炸坏了;一发砸在甲板上,幸好没炸到弹药舱,不然可能跟不倦号一个下场。
后来德国船员吐槽:“开这船打仗得绷紧神经,千万别被战列舰盯上——对方一炮就能把咱拦腰炸断。”
2. 主炮射速慢,打移动靶容易“空炮”
283mm主炮看着猛,但射速拉胯:手动装弹,4分钟才能打1发(英国后来的战列巡洋舰主炮3分钟1发)。日德兰海战中追英国巡洋舰时,对方绕着圈跑,它瞄了5次才打中1次,有船员在日记里骂:“炮是狠,可惜手太慢,跟打鸟似的费劲!”
3. 续航拉胯,跑远了就得“饿肚子”
锅炉烧煤太费——满煤状态以18节航速开,顶多跑4500海里(英国同类舰能跑6000海里)。1914年想绕到英国西海岸偷袭,才跑一半就煤不够了,只能掉头,回来被德国海军部骂“浪费油钱”。说白了就是“近海猛,远海怂”,没法像英国战列巡洋舰那样全球晃。
它为啥是“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爹”?
1917年冯·德·坦恩号在港口被英国飞机炸伤,后来退役拆了,但它的意义比战绩更重要:
它是德国第一级真正“吃透战列巡洋舰逻辑”的船——知道“打不过战列舰就绕着走,专揍巡洋舰”;还逼着英国升级主炮(从234mm到305mm),直接把海军竞赛推向高潮。后来德国造“毛奇级”“塞德利茨级”战列巡洋舰,全照着它的思路改:加厚点装甲,加快点射速,等于“用冯·德·坦恩级试错,给后代铺路”。
现在回头看,它就像“战列巡洋舰界的初代机”:有狠劲,有缺陷,却实实在在让德国在海军领域从“跟跑”变成“并跑”。朋友们要是逛军博看到战列巡洋舰模型,不妨多瞅两眼带“粗炮管+窄装甲”的——说不定就是照着它的路子造的呢~
来源: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