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改编自赵德发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土地变迁为背景,通过宁绣绣、封大脚等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串起农人租佃、战火、分田的艰辛历程,在群像人物的鲜活塑造与农耕文化的写实呈现中,完成了一次对民族根魂的深情回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由刘家成执导的年代群像剧《生万物》在爱奇艺、CCTV-8黄金档播出。
《生万物》改编自赵德发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土地变迁为背景,通过宁绣绣、封大脚等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串起农人租佃、战火、分田的艰辛历程,在群像人物的鲜活塑造与农耕文化的写实呈现中,完成了一次对民族根魂的深情回望。
剧照。剧方供图
土地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悲欢离合,它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剧中,宁绣绣的成长轨迹既是个人命运的突围,也是对土地价值的重新发现。从被父亲弃救的怨恨,到主动学习编蓑衣、做农活的坚韧,宁绣绣把“苦日子过出花来”的韧性扎根土地,她说:“人活着要有心气,把日子活好就是最大的奔头。”
朴实敦厚、善良宽容的封大脚坚信勤劳就能换来丰收,粗犷的外表下隐藏着细腻的情感。“抡圆了膀子好好干,攒下更多粮食,这日子就越过越亮堂”是他对绣绣的承诺,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剧照。剧方供图
剧集将农耕文化特有的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形成对照,展现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性;竹筒中的羽毛随春气飞腾,家家户户踅谷仓时高喊着“五谷丰登,粮食满囤”,这些民俗场景突出了地域特色,也呈现出人们对天地自然的虔敬和对丰收的渴望。
剧照。剧方供图
宁绣绣说:“他们用心去感受土地的每一次脉动,用行动去呵护土地的每一分生机,原来,土地不仅仅是庄户们生活的依靠,更是庄户们情感的寄托。”
《生万物》深耕现实题材,展现了中国人与农耕文化的血脉相连,谱写了一首关于坚韧、希望与永恒轮回的大地之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