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公里“法治长征”:他穿烂60双鞋,只为点亮秦巴山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20:03 2

摘要:他是2025年度第一季度“十堰好人”。从“门外汉”到“活法典”,从调解千结到守护归途。他穿烂60双鞋,只为将公平正义送到28600户门前;他递出一杯热茶,暖了274颗迷途的心。看这位“老黄牛”,如何用铁面柔情,在秦巴深处织就一张温暖的法治“防护网”。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他是2025年度第一季度“十堰好人”。从“门外汉”到“活法典”,从调解千结到守护归途。他穿烂60双鞋,只为将公平正义送到28600户门前;他递出一杯热茶,暖了274颗迷途的心。看这位“老黄牛”,如何用铁面柔情,在秦巴深处织就一张温暖的法治“防护网”。

黄敏,男,1976年9月生,中共党员,竹溪县司法局城关司法所所长。廿一载寒来暑往,他跋涉15万公里山路,足迹遍布城关镇每个角落;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开展普法宣讲800余场,帮扶274名社区矫正对象重获新生。他先后荣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十堰市“最美普法个人”等称号。

山乡“和事佬”:踏破铁鞋解千结

“调解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03年初任天宝司法所长,法律“门外汉”的黄敏自费购置典籍挑灯夜读,硬是啃成了群众信赖的“活法典”。2004年春,村民张某因丈夫常年在外务工、疏于家庭欲起诉离婚。黄敏不是简单劝和,而是多方奔走,为其丈夫在当地电站争取到岗位,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温暖。2005年冬夜,他顶风冒雪骑行15公里崎岖山路调解矿难赔偿,凌晨归所时已成“冰霜人”。2024年9月,他不惧厂家推诿,坚持为眼部伤残村民李某维权,最终争取到15万元赔偿,面对当事人酬谢,他正色婉拒:“司法为民,天经地义,从不收费!”

廿一年间,110起赡养纠纷得以化解,70余次情感危机成功调处,200位老人的“夕阳红”得以守护,累计为百姓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有疙瘩找老黄,法理情里寻良方”,这句朴实话语在城关镇28个村(社区)12万群众中口口相传,成为他“踏破铁鞋”、法理情融合化解矛盾的最佳注脚。

法治“播种者”:万家灯火普法忙

“普法是治本之策,润物无声方能根除矛盾之源。”黄敏深谙此道。他创新“案例教学法”,将赡养、工伤、邻里等常见纠纷编成通俗易懂的《法治故事集》,用方言土语让晦涩法条“活”起来、“走”进心。担任法治副校长期间,他以校园欺凌真实案例为镜鉴,三年开展专题讲座45场,为2000余名青少年撑起法治“保护伞”。

2018年起,他化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轻骑兵”,利用夜晚和周末走村串巷开设“法治夜市”300余场。村民老王感慨:“黄所长讲的继承法,比电视剧还跌宕精彩,道理一听就明!”他倾力推动建立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如今已覆盖全镇98%的村社,成为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治“种子”。在他的不懈耕耘下,全镇群众法治素养合格率从58%显著提升至91%,法治精神在万家灯火中生根发芽。

归途“点灯人”:铁面柔情塑新生

面对274名迷途知返的社区矫正对象,黄敏既严守法律底线“铁面”监管,更以“柔情”帮扶铺就新生路。他总结创立“五清工作法”(清轨迹、清思想、清困难、清风险、清计划),实现精准矫治。2017年深夜,矫正对象刘某因家庭矛盾激化持刀欲弑母。黄敏撇下熟睡幼子,火速奔赴现场,以法理怒喝震慑其冲动,终化险为夷。2022年,单亲妈妈李某某因诈骗罪入矫后几近崩溃。黄敏协调落实低保救助,安排专业心理疏导,并助其开起早餐店,点亮了生活新希望。

经他倾心帮扶,27名矫正对象考取技能证书,43人成功自主创业。他所管理的矫正对象连续8年实现“零脱管、零重新犯罪”。刑满人员陈某在感谢信中动情写道:“黄所长递来的那杯热茶,暖的不只是手,更是心。那一刻,我知道司法有温度,社会没有抛弃我。”他是高墙之外的点灯人,照亮迷途者回家的路。

为民“老黄牛”:法治星火暖秦巴

廿一载春秋,黄敏的足迹遍布天宝乡、城关镇57个村28600余户,行程逾15万公里,穿烂60余双解放鞋。一部24小时开机的手机,一辆常年奔波的山地摩托,是他最鲜明的印记。这串号码已成为群众心中的“24小时法治热线”,无论深夜黎明,铃声就是出征令。妻子嗔怪他是“住单位的野人”,他却说:“百姓半夜来电,定是天大的难事,等不得!”纵使爱人同在乡镇忙碌,他也常在深夜撇下孩子奔赴现场。

从青丝到华发,他初心如磐,用双脚丈量民情,以法律温润人心。摩托车轮碾出的轨迹,在秦巴山乡织就了坚实的治理“防护网”。他在大山深处播撒法治星火,于高墙之外重燃希望之光。这头扎根竹溪的“法治老黄牛”,正以不息的耕耘,让法治的温暖星火,照亮秦巴山乡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