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5日,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继峰股份”)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同比略降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
本报记者 邬霁霞
8月15日,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继峰股份”)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23亿元,同比略降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
继峰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营业收入中包含了已出售的ToledoMolding&DieLLC的相关业绩。事实上,这一营收数据的变动并非核心业务乏力所致,而是公司主动优化资产结构、剥离非核心资产带来的阶段性影响。而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也凸显了公司在业务结构优化和经营策略调整上取得的显著成果,反映出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持续释放。”
从具体业务表现来看,继峰股份的新兴业务延续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乘用车座椅业务尤为突出。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同比翻倍增长,这主要受益于公司在该领域持续投入与市场拓展的积累。
据了解,目前继峰股份的客户群体已形成多元化布局,不仅覆盖海外豪华车企、国内造车新势力龙头,还包括国内传统高端合资车企与头部自主车企;供应车型既包含新能源车,也涵盖传统燃油车;市场版图更是从中国逐步延伸至欧洲、东南亚。得益于这样广泛的市场覆盖,公司在2025年连续斩获乘用车座椅订单,截至7月31日,累计获得在手项目定点24个,生命周期总金额达959.4亿元至1006.4亿元。
在加速开拓市场的进程中,继峰股份同步提升着乘用车座椅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持续引入中、高端座椅研发技术人员,截至2025年6月30日,乘用车座椅研发人员较2024年年末增加约175人(不含外服人员)。与此同时,公司围绕乘用车座椅业务加大知识产权布局力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申请专利180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03项。
而产能建设的稳步推进,则为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2025年上半年,继峰股份在乘用车座椅领域的新产能建设进展顺利,合肥、常州、芜湖、福州、义乌、天津、长春等座椅基地已如期建成并投产;宁波、北京、重庆座椅基地也按计划完成布局并投入建设。不仅如此,公司还与控股子公司GrammerAktiengesellschaft(格拉默)携手推进座椅业务全球化布局,东南亚座椅基地已于上半年投产,欧洲座椅基地正按计划建设中。
对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汽车市场对座椅的舒适性、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继峰股份提前布局,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持续发力,抓住了市场机遇,其大量的在手订单也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乘用车座椅业务外,继峰股份的其他新兴业务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出风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车载冰箱业务也收获颇丰,实现营业收入约77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车载冰箱产品已有13个在手订单,隐藏式门把手产品亦成功获得不同客户的项目定点。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认为继峰股份的业务拓展思路十分清晰。他表示:“公司在业务拓展上兼顾了品类的丰富与细节的深耕,既积极开发乘用车座椅、车载冰箱等智能化新品,又在智能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等具体产品上持续发力。这样的布局让产品矩阵更为完善,能更好地适配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而相关新兴业务的快速增长,也充分说明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判断较为精准,这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添了优势。”
来源:证券日报